当前位置: 云雀 >> 云雀的形状 >> 庞青年画饼水氢发动机,这回终于把青年
来源:格隆汇
作者
江湖豆腐
数据支持
勾股大数据
在中国,汽车制造一直是个水很深的行当。如果哪天我们有机会来认真追溯一下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人们会发现曾经有许多领一时风骚的商界豪杰都在此处断送了一世英名。
不过,那是一个很宏大的课题,本文无意追溯得那么久远,笔者今天只想在这里简略谈一个近期的话题人物——庞青年。
庞青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一个有些故事的人物,而他的故事却是那个大时代故事的一个缩影。
1
庞青年的一段风光岁月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近日发布的消息,杭州青年汽车的破产财产已经分配完结,法院已依法于10月21日裁定终结青年汽车破产程序。
青年汽车的法定代表人是庞青年。今年5月底的时候,庞青年曾经上过好几天热搜,当时他曾宣称搞定了“水氢发动机”,并准备量产配置这种发动机的汽车。当时,此事得到了河南南阳某位人物的点赞,上了当地的主流媒体头条,很是热闹了一阵子。
毫无疑问,如果“水氢发动机”是真的,那么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里理应有庞青年的名字。但事实却是青年汽车没有走向荣耀的巅峰,相反,在时隔五个月之后,青年汽车居然破了产!
不过,企业破产不等同于企业法人个人破产,已过花甲之年的庞青年后半生的生活倒是不用大家担心,他肯定会过得比大多数人要好。
庞青年于年生于浙江台州,与吉利控股的董事长李书福是老乡。据他自称,其早年家境不好,六岁时就帮生产队放羊,后来卖过茶叶,也开过拖拉机,80年代在家乡搞了一个小橡胶厂,生产自行车轮胎。
拖拉机用的是柴油,自行车用的是人力,其实都和汽车没什么相干。多年以后,庞青年真正接触到汽车制造这个行当的时候,他已经是个37岁的中年人了。
庞青年正式进入汽车制造业是在年,这事与一家名叫尼奥普兰的德国公司有着很深的关系。
尼奥普兰巴士公司是一家德国客车生产商,在欧洲市场有较高的影响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屡创新高,客运市场急需引进海外的客车制造力量,尼奥普兰客车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进入了中国市场。
年,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组成。该公司引进尼奥普兰客车技术,推出北方尼奥普兰客车系列,在中国北方市场极具影响力。
年,北京北方车辆集团与浙江金华经济开发区合作,准备用尼奥普兰客车的技术,在金华成立一家公司,专攻南方市场。此时,庞青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金华尼奥普兰的股东之一。
年到年,那一段时光是庞青年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一方面,金华尼奥普兰推出了71种青年尼奥普兰车型,跻身国家客车企业10强;另一方面,在庞青年的运作之下,年金华尼奥普兰变成了他的独资公司,并且可以直接跟德国尼奥普兰公司合作。
年8月,庞青年的一款经典力作——“双层太空线JNPS”——在北京国际商用车展览会亮相,并获得了“中国公路客车金奖”。至此,庞青年走向了他的事业巅峰。
“双层太空线”是一款非常特别的车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就开始生产双层公交巴士,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真正投入到公路客运中去,而“双层太空线”是时代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双层公交巴士被正式启用。
这款车售价在万元以上,而当时深圳南山的房价大概也就七八千的样子,可见它并不便宜。但是昂贵的价格并没有阻挡其销量,在之后的一年里,青年汽车以极快的速度,拿下了中国高端客车市场几乎%的份额。
本来这会是一个幸福的故事,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8年和年中国客运车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8年,中国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间先后开通了城际轻轨,公路客运的市场蛋糕一下子就被切去了一大块。年,中央又下达文件称,出于安全性考虑,国内客车厂禁止生产“双层公路巴士”。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企业家会选择熬一熬,熬过冬天或许春天就来了,但是双层客运巴士的春天其实再也没有来过。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中国高铁技术飞速发展,轨道客运列车都在不断迭代,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2
连画14年大饼,噎住了一大串地方政府
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那代中国知名企业家们构成比较复杂,其中有一部分下海的官员、高级知识分子、转业的军人,但人数占比最高的还是像庞青年这样草根出身的人。
客观来说,这些人的商业能力并不是特别出类拔萃,但他们赚钱的欲望很强,胆量很大,还有着吃江湖饭的人特有的那种敏锐。他们洞察人心,并擅长利用别人的需求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庞青年真正的长处,其实是他能够洞悉二三线城市政府官员们的心理。
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竞争不仅仅发生在企业之间,地方政府之间招商引资的竞争同样也是白热化的。特别是一些内地的二三线城市,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有时候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
在庞青年春风得意的日子里,他是很多地方政府的座上宾,不少城市都希望他能够去当地投资建厂,带动当地的就业,增加政府的税收。对这类事情,庞青年来者不拒。
据统计,年至今的14年中,庞青年曾多次与地方政府合作,但全部以失败告终,可谓是屡败屡战,屡战屡坑。
4年,庞青年收购贵航云雀汽车,借助云雀的轿车生产资质,青年汽车切入了轿车市场。
年,他成立了济南青年汽车。这个项目规划总投资约62亿元,设计产能为12万辆/年,最高产能可达15万辆/年,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亿元。
与济南项目同批的是山东泰安青年汽车工业园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工业园首期计划投资28.32亿元,年产乘用车车身15万辆。
与庞青年日后的其他项目相比,山东项目算是他最有诚意的坑了。9年底,第一辆“济南造”轿车和第一辆“泰安造”轿车都成功下线,当地媒体欢呼雀跃。而据山东省商务厅于年7月发布的信息显示,济南青年汽车年产量为辆,实现产值7.03亿元,利税万元。
年产辆车就有这么好的效应,如果真的达到12万辆/年的规划目标,那岂不是金山银海?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优惠,很多人都迷失了。
年,他在宁夏石嘴山的项目启动,预计总投资.09亿元,建设年产21万辆重型卡车、10万辆莲花轿车、51万台大型汽车发动机项目。当地政府对于这个大项目高度重视,将许多具有采矿权的煤矿,以及多个露头煤矿的生态治理工程打包交给了庞青年。
年12月,青年汽车及其相关控股公司与石嘴山矿业集团联合成立国马科技,国有企业矿业集团仅占30%的股份,庞青年成为了国马科技的实控人。
与此同时,青年汽车与杭州萧山政府合作,在当地拿下了亩土地,准备投资36亿元建设汽车生产线,预计年产能15万辆。
然而就在庞青年在全国跑马圈地的同时,青年汽车后院的火已经包不住了。山东泰安的青年汽车仅仅红火了年一年,次年产量就开始跌到辆,年降至辆。
他与贵航的合作也出了问题。年贵航与青年汽车的合作终止,庞青年失去了轿车生产资质。随后,济南项目急转直下,生产线停工。
同年,国马科技巨额资金去向不明,公司欠薪,员工上访。此时,政府调查发现,当初配套给青年汽车的五处露头煤矿生态治理工程已被转卖,青年汽车套现10亿元。
同样出事的还有鄂尔多斯。
年8月,鄂尔多斯地方政府与青年汽车签订投资协议,按照规划,青年汽车将在鄂尔多斯投资莲花乘用车,计划投资90亿元,年销售亿元,利税多亿元。另外,鄂尔多斯要配置6亿吨煤炭资源给青年汽车。
一周后,青年汽车的承诺又增加一项:投资瑞典萨博汽车AB项目,计划投资亿元。对等的回报则是庞青年获得了10亿吨的煤炭资源与6亿吨的开采矿权,配置的条件是“萨博AB项目土建基础工程主要设备订购完毕”。
总的来说,鄂尔多斯政府还是比较精明的,但庞青年仍然在这些协议并未实现的情况下,将煤炭指标转手卖给亿佳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并收了人家2亿元定金。
此时的庞青年对于这种无中生有、借鸡生蛋的画饼式套利手法已经运用的相当纯熟。
但是,年11月,青年汽车收购瑞典萨博失败,鄂尔多斯政府不给他煤炭指标,这一下亿佳合能源急了。亿佳合能源要求青年汽车返还2亿元定金,但庞青年岂能是那种吃下去还吐出来的人呢?亿佳合能源只好报案,警方以诈骗罪对庞青年立案侦查。
不过,立案侦查并未影响庞青年继续拿这个剧本在其他城市的运作。江苏连云港、浙江海宁、贵州六盘水等多地政府都在庞青年的同一个剧本上吃了大亏。
一般来说,民间骗局很多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比如此地发生的案子,别的地方未必及时知晓,因此很多江湖混子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是,庞青年连坑济南、泰安、石嘴山、鄂尔多斯、连云港、海宁、六盘水等7个城市,并且每次都是异常高调,屡次上过当地新闻头条,居然也能次次得手,实在是奇哉怪也!
而就在连坑7个城市之后,庞青年居然还能在河南南阳故伎重演了一回。
一个出身草根的创业者,凭一个汽车制造画饼术,纵横中国几十年,坑遍大江南北,坑到天下皆知,但仍然能凭一个“水氢发动机”的脑洞被河南南阳政府供起来。这样的故事,恐怕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怎么都无法相信它的真实性。
3
水氢发动机,噎死青年汽车的最后一张饼
年5月23日,《南阳日报》头版发布了一篇《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XXX点赞!》的报道,让庞青年再度走进了大众视野。原来,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屡败屡战的庞青年已经转型搞新能源汽车了。
不过,庞青年的新能源汽车与众不同。与之相比,特斯拉的电动汽车简直弱爆了。
按照庞青年的说法,他的“水氢发动机”能快速地从水里分解出氢气,将氢气作为燃料产生动力。这种脑洞让全中国网友们都被“震惊”了!
庞青年也很震惊,费劲心思,绞尽脑汁想出“水氢发动机”,为什么大家就是不相信呢?
然而这种“水变油”的故事吹的实在太过离谱,就连人民日报都看不下去,忍不住在微博上狠批了他一顿。
南阳洛特斯公司是南阳市政府和浙江金华青年汽车集团共同投资80亿元合资组建的客车生产企业,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何雅琪正是庞青年的儿媳妇。
“水氢发动机”显然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的诞生有望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其应用远不止汽车制造这一个领域。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被庞青年忽悠住,于是这个伟大的发明不但没能拯救危局中的青年汽车,反倒成了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事于今年5月底引发了持续的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