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特级语文教师那些远离高分作文的操作,如何

发布时间:2023/4/13 13:56:37   
白癜风研究院 http://www.csjkc.com/m/

魏嫣然编辑

云雀儿

来源

布谷听听(iBookgood)

每周三,布谷听听都将为大家带来专家指导。稍后,还会有专家一对一的问答栏目,如果你有问题想咨询我们的专家,就快来向我们留言吧!

大家都知道,作文分数是在语文学科中占比最大的,所以,只要把作文分提高了,语文成绩就能跟着上来。

其实,作文不仅是孩子真实语文水平的反映,也是孩子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我们让孩子写作文,就是锻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但是很多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言之无物、言之无意。不能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样写作文不仅在考试中拿不到高分,也会让孩子的表达能力越来越弱。

所以,本期我们邀请了特级语文教师魏嫣然老师为我们讲讲,到底怎么才能写好作文。针对这一问题,魏老师为我们总结了——孩子写作提分的7个要诀。

魏嫣然

资深教育工作研究者,特级教师,专栏作家,常年研究母语教育课题。

要诀一: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我们在做课程研究的时候,发现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可能会用一些非常华丽的语言,但是在这些华丽语言的外衣下面,内容却非常的平淡无味。

而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有良好的写作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呢?

1用阅读提升写作技巧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让孩子写作文,孩子就开始抓耳挠腮,各种不高兴,能拖到明天早上的,今天晚上绝对不会写完,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开始应付。

应付的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背、二凑、三编”。这个“背”就是在作文选里面背的例文,直接拿过来用。“凑”就是凑点字数,达到老师说的要求,交上去就行了。再没办法,根据自己的想象直接胡编乱造一堆。而这样的作文看起来,肯定是东拼西凑的感觉。

那么首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先引导孩子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慢慢地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尤其是一些名家的文章,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读。

2用体验增加写作灵感

当然仅仅掌握了写作方法肯定还是不行,接下来还需要带孩子一起去体验生活,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家庭讲故事比赛,或者是辩论赛,再或者是通过一些亲子游戏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会说了以后,自然而然地就有素材可以写了。

3用表扬激励写作信心

家长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及时给孩子反馈,不能在孩子表现的特别好时,家长就只是简单表扬一下:你这次不错。

表扬一定要说到点子上,比如说这一次你的内容说得比较清楚、具体,或者你这一次有一个比喻、修辞用得很好,我们落到具体的点上去表扬、反馈,这样效果一定会更好。孩子有被认同的感觉,一方面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

通过这样三种方法,家长就可以慢慢地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不过,孩子有了写作兴趣之后可能还会存在一个问题,我不反感写作文了,我也愿意写了,可总写不出内容,那这怎么办呢?

要诀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我们都知道,观察是我们发现、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观察在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二个要诀,就是要通过观察和体验来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1如何通过观察积累素材

孩子可能会说,没有那么多让我特别感动的事,也没有让我特别敬佩的人,我没什么可写的。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写。比如说冬天的时候,孩子赖床。喊他起来上学的时候,他说,再让我多睡一分钟吧……就是赖床这样一件小事,如果把过程放大来写的话,也会特别有意思。

我们也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他去了解一下我们家族的历史。我们这个家是从哪儿来的,我们为什么姓这个姓。

还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手工,比如做剪纸等等。让他种上几粒豌豆,观察它们是怎么生长的,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

再比如说孩子去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可能会坐公交、坐地铁。在等公交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等公交的这些人。

这里面可能有年轻人,有退休的老人,还有小孩,他们在等公交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呢?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是不是可以通过他们的一些行为、表情、动作,来猜一猜他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呢?如果把他们的这些表现放大来写,也很有趣。

2如何通过体验积累素材

除了观察生活,还可以带孩子去体验生活。

城市的孩子没有感受过农民的辛苦,可能写作的时候会翻来覆去地说“农民伯伯有多么辛苦”,其他的东西就写不出来了,更别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感受了。

如果我们带孩子真正走进农村,来到田野,让他们感受播种或者是收割的艰辛,他写的时候自然就会有话可说了。

甚至于我们可以和孩子来交换生活,比如周末的时候让孩子体验一下,如果你是家里的家长,你应该怎么样安排这个生活,像这样的生活体验多了以后,孩子自然而然就有的说、有的写。甚至有时候,孩子觉得我在家没事干,感觉到很无聊,这种无聊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所以说积累素材最好的办法就是真正地走进生活,去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这样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素材之后,自然而然就能写出来了。

要诀三:内容要新颖

接下来可能还有这样的问题,孩子的素材够了,但是他在写的时候,总会觉得那个作文没有新意,感觉特别老套。

比如写友情,就写:因为一点小误会失去了朋友,但是一段时间后又后悔了,想和朋友和好如初,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达成了愿望,和朋友和好如初了。其实可能从上个世纪开始,大家就写这样的作文,老师真的都看得不想再看了。

那到底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也很简单,有几个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题目如何写出新意

首先,写作文的时候题目一定要特别有新意。有人写题目就是《一件难忘的事儿》,这样的就太多了,一点新意都没有。

那孩子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思路,比如说《难忘的一件事儿》可以写成《我恨你八辈子》,你看,说“我恨你”其实已经让人很意外了,竟然还要恨“八辈子”,这到底是什么深仇大恨呢?

但是,看到这个题目我敢肯定,这文章肯定不是写仇恨的,那究竟会写什么呢?是不是很想去看一看呢?

2语言如何写出新意

关于语言的新意,先从修辞的角度来说一下。比如说“比喻”,到底怎么样才能写出更好的比喻句呢?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形容人讲话快,最常用的一个比喻:这个人他说话特别快,像机关枪一样的,根本停不下来。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再深入一层?我们可以说他说话快,快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坏了刹车的汽车,而且正在下坡,这样的速度是不是更快了呢?

再比如说,大家一般都说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孩子的眼睛,那如果改成星星一闪一闪的,就像天上藏着好多好多的小猫咪,它们好像很怕冷,躲在妈妈的怀里,就露出个小小的眼睛。

这样的修辞用上之后,不仅更生动形象,而且有了感情。

当然,除了修辞要创新之外,写作的语言也要有个性。在遣词造句的能力上面应该避免用那些陈词滥调,要打造具有个人版权的句子。

有时候一个词语就能救活一个句子,比如说“这条路特别窄”,有多窄呢?窄的已经留不下我的身影了,这似乎已经很好了,但是我们就改一个字,我把那个“窄”,改成“瘦”。

再感受一下:路瘦的已容不下我的身影了。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样就更好了呢?其实就是换了一个字而已,但这样的语言就更加有个性了。

再比如我们经常在改作文的时候会看到写老师:班主任老师又在喋喋不休地向我们讲述人生的意义。

这样的句子,看多了之后真的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

如果突然发现,有个孩子写成:班主任老师又在喋喋不休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这就特别有个性、有新意了,可能他的作文分立刻就上了一个台阶。

其实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有时候可能只改了一个词,或者变了短短的一小句话,但是语言的味道就不一样了。这就是词句的新鲜感,对作文提分有很大的帮助。

3选材如何有新意

要想写出特别有创意的作文,除了作文题目上要下功夫,语言上要下功夫,其实最重要的还有选材。尤其是在一些半命题当中特别常见,比如说补充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xx的烦恼。

我相信60%的人可能都会写“我的烦恼”,但是这真的是一点创意都没有,其实孩子完全可以写其他人的烦恼,比如爸爸的烦恼、妈妈的烦恼、奶奶的烦恼。

也可以是某一种职业人的烦恼,像医生的烦恼、老师的烦恼,或者是某一种特征的人的烦恼,例如胖子的烦恼、矮个子的烦恼,这些都行。

甚至,它也没有规定非要写人的烦恼,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写物的烦恼呢?比如说我写树的烦恼、铅笔的烦恼、手机的烦恼、作业的烦恼,是不是都行呢?

而且这个“物”,就是要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吗?我们也可以写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的烦恼啊。比如说,黑色的烦恼,数字“4”的烦恼,像这样,只要打开了思路,可以写的东西就非常多了。

除了上面说的这几个方法,其实还可以从一些名家名篇的作品入手,看看人家是怎么选材的。就比如说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就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他写自己的爸爸,没有选那些特别老套的材料,他写了爸爸的背影,来表达父子之间这种真挚的情感,这可能就是我们想不到的点。

其实,上面的这些例子和方法就可以总结出选材新意的几个点,特别简单。别人没看到你看到了,这就是新;别人看到了没想到,但是你想到了,这也是新;别人也看到了,也想到了,但就是没写出来,你既看到了,又想到了,最后也写出来了,这就是新。

我们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就应该鼓励孩子多有一些这样新的想法、新的点子、新的思路。

要诀四:语言使用要规范

不过说到“新”,它在孩子的作文中还是要有一定尺度的,这就涉及到了写作语言的使用规范。可能说到作文中的语言规范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在写作中出现的各种病句,这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我记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一个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他一句话就出现了几个我,原句是这样的:我今天放学回家,看到我妈妈正在给我和我爸爸做饭。

像这样的这些语病都是特别常见的,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去避免这个问题呢?

一方面还是要让孩子多读多看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孩子的语感。另外一方面我们平时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让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其实说到语言规范,这儿有一个问题,可能特别值得我们去注意:为什么有时候孩子说的话,大人都听不懂?

比如说本来想表达的是“虽然不明白,但就是觉得很厉害”,孩子可能就会直接说“不明觉厉”,更厉害的还会用“喜大普奔”这样的词,来表示大家有一件特别欢乐的事情,分享出去,互相告知,共同庆祝的过程。其实这四个字就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一个缩写形式。

如果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说“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可以喜大普奔了”,说句心里话,作为老师一般都不会喜欢。像年轻的老师其实还好,他们的接受能力可能比较强,但年龄大一点的老师可能就真的看不懂了。

像这些词语,其实还仅仅是对词语或者是句子意思的缩列。还有类似“稀饭”“酱子”之类的词,就更不能用在作文中了,这真正的就是语言不规范的问题了。

其实网络用语滥用的现象不仅仅会影响到孩子的作文得分,更直接的影响是破坏了文学语言的规范化。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特别的程式化和单一性,更容易造成孩子在语言使用时产生一些思维定式,失去表达和写作的个性。

不过我们也要正面地去看待网络语言,也不能否认一些网络语言已经逐渐被大众接受,而且它也是正面积极的,比如说“点赞”这个词,孩子的作文就可以用“我想给他点个赞”,这样的作文题目或者是在写作中用到这些词,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说语文教育的动力就是源自生活,如果家长一味地强调不能说这样的话,那孩子可能会和整个社会、和他所在的生活环境产生脱节。

要诀五:作文要详略得当

有的时候大家会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好详略呢?”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在法国巴黎的艺术馆里面有一座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但令人奇怪的是这座雕像没有双手。它的手哪去了呢?是被罗丹砍去了。那罗丹为什么要砍掉自己雕刻的这个雕像的双手呢?

大家可能都想不到,因为当时罗丹完成这个雕像时,自己特别满意,于是就让自己的学生来欣赏。学生欣赏完了一直赞美说:“好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罗丹听到这句话之后,直接走到他的工作室一角,拿起一把斧子就把雕像的手给砍掉了。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会纳闷,为什么罗丹听了学生的赞美他不高兴,反而是把巴尔扎克雕像的手砍掉了呢?

其实罗丹本来是想通过这个雕像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和气质,结果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1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