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雀 >> 云雀的形状 >> 读了一套书,且写一些话一
《木心遗稿》扉页与所签名漆印书签|图源已获授权
从寒灰中掬一捧赤忱阅《木心遗稿》高若栋书
(文章始发于《中国作家网》平台,受原作者及其团队授权合法转载)
始自去岁末,我便获悉了这部书即将面世的消息,于是开年一月预售时即早早订购了一套。却不曾想一段时间后上海三联的朋友又赠予了我一套,且直接邮来了广州。早在二月我自川赴粤收拾行李时便将这部书随行携带,而今我的桌案前赫然放置着两套《木心遗稿》。
我想,有必要认真些一读。
十年,自木心辞世到而今在不知不觉中竟已过了如此之久,我对其的印象几乎还停留在《云雀叫了一整天》和《素履之往》中,那个穿梭大西洋、伦敦、法兰克福与纽约的优雅身影已永远的归于沉寂,融没在了艺术与文学间。
直到得知这部书的面世,才恍然在我的思绪中掀起了一阵波澜,原来岁月真是一晃而过,木心辞世之际我年方八周岁,对于白驹过隙的概念从前停留在字词的空洞,此刻有了具象化的震撼。
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时光与特殊的一生,都是其特殊文笔、特殊感慨的形成原因,这一切为读者塑造着其特殊的性格与形象。年少时,我读木心的诗歌只感觉优美,这种优美大抵是指口语朗读的温润感和一种能够理解与审美上的舒服。后来中学时代,我揣摩于其字里行间的西方皮囊与东方骨相,交流与共鸣,这种类似宏观宽泛的感知却能够在他的笔下触及一二。到如今读这部书之前,我能够模糊性的判断到我将交流的是一个拥有优秀美学素养,在绘画、文学、诗学甚至史学都能够信手拈来的灵魂。
很可惜,我只懂一点文学,其余概不精湛。便如此,翻开了第一页。
(一)
这套书有三本,我按照先后顺序这种最老实且常用的方式来阅读,自然本文也就聊分三段。
在阅读一本书时,我往往有着先看目录的习惯,其中精致或有特点的标题名常常能够吸引我部分兴趣,略有不幸,这本由于是遗稿的缘故,目录仅以数字作为序列编排,失了些玩味之处。
还是一贯的风格,理性、理智,蔚然之风穿我门庭,当年初读《上海赋》时便有此等感受。很精致,细腻而流畅的质地,市侩俚语等下里巴人的话和阳春白雪之词都能够以一个恰到好处的角度进入文本。相较于以往木心的著作,这本由后人编撰整理的稿件显得稍微分散、随性了些。类似日记的样子,却又较日记的模式范畴与内容涉猎更广。
用出版方的简介表述便是“这批遗稿的内容,宽泛杂多,不分章节,随写随止,殊少完整的篇幅。其中包括人名、账单、书单、目录、信稿,偶尔信手勾画简单的书籍设计,还有他自己的墓园。读者熟悉的俳句、随感、旧体诗、自由诗,约占半数,其余部分,介于杂记、备忘、叙事、忆旧之间,状若自言自语,不同于他已面世的所有作品。”
编者在序中以尼采、卡夫卡、加缪等人的遗稿作品为例来阐释了此书,我私以为是恰当的。
开篇第一段用了不大的篇幅讨论了些关于“潜意识”的内容,东西方对于其的了解方式与维度在这里被叙述了些。其后的厚度里,还提及了包括生命、宗教、科学、自然等等方面,甚至聊到了康托尔(Cantor,GeorgFerdinandLudwigPhilipp)、希尔伯特(DavidHilbert)有关的数学等。
与木心最早进入大陆和其生前的主要作品不同,遗稿的重点在于“稿”,其生前所留下的文字被原封不动的请进了书中,做个比喻,假使之前的作品是直接叙述将自己的故事告知读者,或将自身的观点与审美理念传播而出。而现在这本遗稿则是一座未被开发的矿山,需要读者去挖掘其中内涵,各取所需。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层次包括不同阅历的读者自然挖掘出的东西也有各不相同的地方。
故此,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此处应该体现尤其明显。
那么我挖掘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在看完书后开始了自问自答。以上枚举的内容我均不太擅长,相较而言我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