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牛津大学毕业本可以乘风破浪,他却不思进取

发布时间:2023/2/25 21:56:46   

上初中时,地理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一个故事。

记者在西部采访,见到一个放羊娃。记者问他,“你放羊干什么?”放羊娃说,“挣钱。”

“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儿。”“娶媳妇儿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

全班哄堂大笑。老师讲完这一段摇着头说,祖祖辈辈就这样一成不变,你们不要这样,人必须心怀理想。在老师和同学们眼里,那个放羊娃就是人生的反面典型,千万不能学。

不过几代人都从事一种工作,是不是就真的不可取?胸无大志、安于现状是不是就意味着失败?

也不好说。

前几天读完一本书,《放牧人生》。作者祖孙多代过的就是养羊放羊的牧羊人生活,他和周围很多人都是从小认识,他们的父亲也认识,祖父也互相熟识,几代人做的都是放牧工作。作者小时候帮着家里放羊,长大后就读牛津大学,但毕业后他还是选择回到家乡,经营祖辈留下的牧场。

作者叫詹姆斯·里班克斯,他家的农场在英格兰,他们放的羊叫赫德威克羊。读他写的故事,总时不时想起阿尔泰的李娟。不过比起李娟,詹姆斯的故事更偏于男性视角。尤其他笔下的世界,离我们更为遥远,也更为新奇。从书中图片看,赫德威克羊的样子不像《小羊肖恩》里的羊——尽管它们都是英国羊。

其实这本书我好几年前就拿到,只是一直没翻开。看书名我就想到,它写的一定是个世外桃源的故事,告诉读者离开大城市,可以获得低欲望的圆满人生。

整本书看下来,我这样的预设是不是存在?存在。但远远不止这些事情。

詹姆斯祖上传下来的农场,位于英格兰西北角一个叫湖区的地方,从他的描述以及书中照片来看,那是一个宁静绝美的所在,地广人稀。在山上放牧有时候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只看到云雀欢唱着飞上天际。

詹姆斯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祖父对周围的一切都极其熟悉,他可以根据放牧的地点、羊群的品种和牧羊人常去的交易市场,迅速说出英格兰北部甚至英国其他公共牧场放牧的任意一个牧民的名字。他知道每个人一年中某个时候,在干些什么。

比如祖父曾对小时候的詹姆斯说,不要去打扰威尔逊一家,他们今天正忙着给还没剪毛的小母羊梳毛。如果有人这一天翻过山头去看看,会发现祖父说的是对的。

山上互有往来的牧民们都是熟人,詹姆斯的祖父和父亲都不遗余力地为邻居们排忧解难,因为“善意无价”。

在这方面,詹姆斯写到一个小故事,这是祖父跟他说的。

祖父的一个朋友私下从一位牧民手里买到一些羊,感觉价格很合适。几周后他参加羊群交易会,才发现自己买的羊价格过低,每只羊比市场价至少便宜5英镑。他认为这很不公平,就寄了一张支票给卖家补差价,并为此表示歉意。而卖羊的牧民婉拒支票,说一场买卖本来就是你情我愿,那笔交易已经结束。

怎么办呢?买主的做法是第二年继续找那位牧民买羊,并多出价补上去年的差额。詹姆斯写到,“与赚快钱相比,他们都更看重自己的德行和诚实守信的声誉。”

看到这样一段英国故事,我倒想起一段中国相声。

年代,刘宝瑞、郝爱民、于世猷曾经合说过一段相声《一匹马》。有两个“风格高”的生产队,互相为对方着想,宁可自己吃亏不让兄弟生产队吃亏,相互都想给对方补上马匹买卖的差价,体现出互帮互让的革命情谊。而且,这段相声并非刘宝瑞等人闭门造车,而是根据真实发生的事情进行创作的。

现在来听,这段相声有点儿假,时代痕迹过重,而看到詹姆斯书中所写,又感觉并非完全不可理解。

在牧区,很多人都是詹姆斯祖父那样的人。祖父去世之后,有一次詹姆斯在酒吧遇到一个人,他认识自己的祖父。那人严肃地对詹姆斯说,“如果你有你祖父一半的品质,那么你就是一个正直的人。”说完,对方请詹姆斯喝了一杯。

牧场的夏天,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为冬季的羊储存干草。詹姆斯对小时候的记忆经常停留在夏天,在干草场里围着祖父转。“制作干草的时光就像我生命中一个个阶段性印记,每个印记都昭示着我又强大了一点,能干了一点,同时也预示着祖父又衰老了一点,虚弱了一点。”

詹姆斯还提到,大约到13岁的时候,他和日渐衰弱的祖父力量“势均力敌”,基本可以干同样强度的活儿。这时候再制作干草,过去总是那么强壮的祖父,却总是首先提出来休息一下,詹姆斯每次都立刻表示同意。接下来的一年,詹姆斯开始比祖父更为强壮,干活儿过程中詹姆斯就会不时地假装需要休息一下,这样就能让年迈的祖父多歇歇。

这样的感觉,我也能从自己的父辈身上体会到。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说不上多么手巧,但也绝对是家里维修方面的能手,很多东西坏了他都不辞辛苦去恢复,登高爬低不在话下。

前两年有一天他忽然说起,过去他登多高都不怕,这两年再这么做心里就有点儿含糊,有些事不敢像过去那么干了。就在前几天我回老家,看到他正找人把平房低处的大玻璃换成可推拉窗扇。其实高处是有窗扇的,屋里要通风需要站到高处打开,多年来他从来不把这当回事,但这次他不想再这么做,想不必登高就能开关窗。

似乎永远强大的父母开始示弱的时候,是子女们应该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5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