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壹木自然读书会观察一棵树第一次线上分

发布时间:2022/5/4 9:50:01   
观察一棵树活动第一次线上分享纪实主持人开场白

会议主持:夏艳(“观察一棵树”活动主持人,樟树组组长)

大家晚上好,我是夏艳,我来自浙江绍兴。

今天是观察一棵树的第一次分享,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周末来到直播间。

同时也特别特别感谢,我们观察一棵树的一个团队,经过两个月的共同学习谈讨,其实我们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虽然没有见过面。今天网上见面,那以后感情会更深。

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观察一棵树团队。

我们观察一棵树活动是由壹木自然读书会发起,启动于1月10日。

山楂组长花叶青木老师设计了一棵智慧之树,树上有许多叶子,这棵树有很多很多叶子,枝繁叶茂,像极了我们这个位树友的大团队。这个有名字的6片叶子就是我们观察的16棵树,也是我们16个小分队,非常感谢花叶青木老师设计出这么好的logo。

同时,我们还有一位甜瓜老师,甜瓜老师为了这一次的分享会,手绘了这期分享海报。

大家共同热情参与分享的感觉非常棒!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我也是特别特别爱你们,特别爱我们观察一个树的团队。从你们身上得到了很多很多。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们已经共同走过两个月的时光,两个多月的观察,大家集思广益,碰撞思想花火,收获很多,我看到了很多你们的精彩记录,你们的感动瞬间:

“我的银杏呀,太迷人了。幸福得有一种想

落泪的感觉!”把大家激动的,情不自禁

的说“哇、太美妙啦、太美啦、太可爱

了”,真是一种纯粹的幸福。

被封闭在小区里做第2次核酸

检测,感觉小区植物都够自己看的,每

个嫩芽都不一样,每天都在变化。

自从开始观察一棵树,感觉生

活都丰富多彩了许多,每次溜达一圈都

有新发现。

疫情期,我们观察一棵树,也成了树友们的心灵港湾。

看到大家的真心流露,大家的进步,真是对《观察一棵树》最大的肯定和回报。

再次感谢我们观察一棵树团队所有的树友们!

小组分享

今天分享会大概的流程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我分享两个月带队的感受

下面我做个自我介绍。我在一家茶场工作。年5月加入壹木读书会,在读书会里默默学习老师们在群里分享的知识,从一个不懂科、属的植物门外汉到现在的组长,这几年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会对我的滋养。这里发一个年在读书会群里看到的老师发的一个链接,我感觉我是看了这个链接才开窍的。这是一个学习植物方法的链接(给植物打标,认识科属)

今年群主小丸子让我做组长,我想了一下,我可能有三个点符合小丸子的要求。

1.关键词是:不专业。我不是专业学植物的,恰恰是因为我不专业,不专业才会发现好多需要学习的观察点。

2.关键词是:有兴趣。我从年开始系统观察,这三年多没有一天停止过观察,属于真心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坚持主动学习。

3.关键词:常记录。我以前记录观察的方法是发朋友圈,下面是我年的观察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记录不成长,而且以前的记录也是后面成长的一笔精神财富,忘记了的时候再去翻以前的观察记录。

兴趣和记录是我还没参加《观察一棵树》以前的认识,现在我的关键词:

4关键词:持续观察。持续观察、一群人共同观察是我2个多月来的重要收获。

接下来我具体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收获:

我从七个方面来说:

每周出作业对我来说是一个大进步,因为首先自己要去先发现问题,要去观察后才能想出下周的观察主题。

比如:第五周作业是观察树的分枝方式。

那时过年回老家,在河边看见一棵不太可能有人工干预的野生樟树,我发现它的分枝方式和水杉的分枝方式明显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它的分枝方式一定会有什么规律?

在大家对分枝方式的共同观察和讨论的同时,我学到了有的树是侧芽育,而且有的树后来发育的过程全程放弃了顶芽。

有一次我看乐乐老师的观察作业

结果,接下去的观察收获一发不可收拾。好多树的独特特征就像打开了盲盒一样,解谜的过程非常开心,因为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的答案比书本上看到的更是无比愉悦。最最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新的观察视角。

领悟到《怎样观察一棵树》里的这句话: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追求新的景象,而在于换一种新的眼光。

同一个主题,大家南北不同空间一起观察,一起讨论,我从树友那能汲取了许多养分,默默地学习别的组的观察方法,化为己用。我相信好多树友肯定和我一样get到许多学习点。

比如朴树组田楠楠老师的小人国,做绘画豆本的紫薇组、还有用显微镜拍细节的树友。红茶老师的、晓青老师们手绘、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展现16组的特点。

3.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视野角度,你固有的认知和思维会被刷新,从而拓展你的思维和眼界。

比如:榆树组果果提到的髓、记不起来谁提醒的家徽,现在我对树木的家徽叶痕的认识自我感觉提升了一个阶梯,以前不是不知道叶痕,虽然知道了叶痕,但不会主动和身边的树建立连接。

这张图片左边是我家的幌伞枫,右边是我单位里的楤木,都是我最亲的树,叶痕是土豪的黄金项链,我都拍过它们的照片,知道都是五加科的。可是我没有建立它们的亲戚链接关系,一直到观察一棵树团队观察叶痕,经过两个星期的集中观察和作业、群里的讨论,我才让它们互相认识,从此结上了亲戚关系。所以就学的非常非常开心,就是好像解迷了很多盲盒。学习,从书本真正走入到了自己的血液里,学到的知识,就化为了有灵魂的收获,这里要感谢大家,感谢大家共同一起学习,感谢一起学习伙伴的一个一个启发。此外学会了利用这个家徽秘籍,能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许多草木新朋友。

4.当你懒惰想躺平的时候,前方不断发来观察作业,他们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压力,压力从而化为动力,会调动你的积极性,

比如看到大家的节气作业,我也会去思考自己的节气作业,记得圆蜗牛老师的立春,我立马用樟树果实复制黏贴做了立春两个字,向圆蜗牛老师讨教,学习了国学知识。

比如游戏作业:比如空中之眼游戏、镜子游戏,好多游戏都是大家的智慧,而且这些游戏以后年年可以玩,还可以年年不断改进、翻新。我也用了这个游戏带孩子们观察。目前樟树组出了两期游戏集,共40个用樟树材料玩得游戏。

比如周记:每个组从周日开始就陆续发周总结,大家的努力容不得你躺平。非常感谢大家共同的促进,相互启发。这就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5.看懂树方面的书是我第五个很大的收获。

经过两个月的观察,对《怎样观察一棵树》这本书有了灵魂深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现在感觉这个书,对我来说就有一个灵魂的相通,读懂了不管是摄影作者还是文字的作者。对这本书有一个灵魂的认同感,灵魂的归属感。读懂的书还有别的书,比如说《树的秘密生活》,《树的秘密语言》等等。现在重新再去读,感觉和以前大一样。

如果不是和大家一起观察一年的树,我觉得我不可能真正读懂这本书,顶多是泛泛而读,读一些表面的文字。我现在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字都会觉得特别有意思,这都是因为我看懂了树的书。

6..此外,在观察一棵树的同时,我在小区里发起了和树一起长大的观察自然的活动,带了五个低年段小孩和家长进行在地化观察。当初也是受观察一棵树的激励,鼓足勇气带小区小朋友观察一年的周边自然。牢记群主丸子的话:有输出一定会有回报,最受益的是自己。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

7.我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树友们的付出!

没有观察一棵树,我能想象到自己的样子,春天来了,低着头扫视路边的草本植物。观察一棵树让我抬起头来,敢于挑战冬天那一棵棵啥也没有的秃头树,而且还乐此不彼。

这个冬天过得特别有意义,打开了视野的观察非常迷人,有趣。

第七个收获是:观察一棵树,观察大自然,是终生可持续性的学习方法。

再次感谢壹木自然读书会,感谢观察一棵树所有的树友们!

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我坚信我们一群人真的能走得更远!

祝愿大家10个月后能顺利毕业,都能拿到壹木自然学院博士学会证书。

下面有请圆蜗牛老师分享。

圆蜗牛:紫薇组组长

好的,那我开启视频,因为我是没有大组长这样子做PPT的,分享五分钟我就快言快语了吧,大家好,很开心,我是杭州的圆蜗牛,是观察一棵树紫薇小组的组长,那我是一个比较跟紫薇气质相同的组长,默默地,然后大家比较随性。任务很简单,只要完成每周的作业和年度52本小豆本上交,就算是咱们的任务目标达成。这样子组队之后,我们到今天是第十周,基本上观树的成员就固定在10到11位左右。每一周我们都是采用了轮流的值日生,那负责一周的汇总,也就是每周都有人催交作业,这个真的是让每一位树友都觉得太好了,有人催作业,个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