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雀 >> 云雀的形状 >> 蚂蚁集团百灵大模型宣布通过备案,将向公众
IT之家11月6日消息,蚂蚁集团宣布,根据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指导要求,蚂蚁百灵大模型已完成备案。
据介绍,蚂蚁旗下基于百灵大模型的多款产品已陆续完成内测,将向公众开放。
蚂蚁百灵语言大模型采用Transfromer架构,基于万亿级Token语料训练而成,支持窗口长度达32K。除了百灵语言大模型外,蚂蚁集团还表示他们也在研发百灵多模态大模型并已内测,目前已形成包括大模型底层基础设施、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应用产品在内的完整技术链条。
IT之家注:国内第二批通过备案的AI大模型包括11家公司,部分已面向全社会开放服务。加上首批的10余个大模型,目前已有超过20个大模型获得备案。
新一批备案名单包括:网易有道(“子曰”大模型)、蚂蚁集团(百灵大模型)、面壁智能(“面壁露卡Luca”)、出门问问(“序列猴子”)、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美团(模型)、知乎(“知海图AI”模型)、月之暗面(moonshot)、金山办公(WPSAI)、好未来(MathGPT大模型)等。
8月31日首批通过备案的AI大模型包括百度文心一言、百川智能、商汤商量SenseChat、抖音(云雀大模型)、智谱AI(GLM大模型)、中科院(紫东太初大模型)、上海MiniMax(ABAB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通用大模型)、“智脑”等等。
据悉,今年8月15日正式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并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履行算法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
“备案制”而非“审核制”,也被视作是为技术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了良好的土壤与环境,因为创新有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的办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