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当年西方的反坦克利器,如今却造福了中国,

发布时间:2023/11/30 12:08:50   
上世纪80年代,中美“蜜月”期间,我国从欧美零零散散地购买了不少武器。例如从奥地利引进的mmL7线膛炮,从法国购买了mm紧凑型舰炮、“海响尾蛇”防空导弹、“超黄蜂”直升机(直-8)、“海豚”直升机(直-9)等,除了这些武器之外,其实我国还从法国购买了一款装备,这就是SAL1“小羚羊”武装直升机。这款装备在我军中的存在感并不高,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当年我们引进这批直升机,是为了评估武装直升机的必要性,所以没有引进太多客观来说,当时从欧洲引进的不少装备都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例如从法国引进的mm紧凑型舰炮,由于法国提供的资料比较全面,我国将其吃透后推出了PJ-87式毫米单管舰炮,直-8和直-9更是成为了我国的主力直升机,在陆航和海航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国产化的海红旗-7,几乎成为了当时我国驱护舰上的标配,但“小羚羊”武装直升机却默默无闻,只引进了8架左右,并没有后续的引进和仿制计划。“小羚羊”武装直升机主要用于模拟对抗,并没有在我国批量列装,所以只购买了8架,法国人比较失望当时法国“宇航”公司极力推销这款武装直升机,希望我们可以多买一些。但无奈的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外汇储备极为有限,都要用在刀刃上,所以这批直升机只购买了8架,主要用于摸索武装直升机的使用方式,并用作模拟对抗训练,虽然说这笔订单数量稀少,但作为我国接触的最早的武装直升机,“小羚羊”为我国陆航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为日活我国列装武直-10和武直-19铺平了道路。退居二线后由于飞行性能优良,成为了训练新飞行员的利器,这张照片也算是展现了军记的传统艺能,拍的好难看目前,我军装备的“小羚羊”武装直升机已经全部退居二线,很久没有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了,不过此前军视网报道了陆军首批10名女飞行员首次单飞的新闻,新闻中出现的正是久违的“小羚羊”武装直升机,作为我国装备的首批武装直升机,“小羚羊”服役30多年后已经稍显老旧,但优良的飞行品质和低廉的使用成本使得其退居二线后,也能够为陆航培训女飞行员。由于采用了涵道尾桨设计,“小羚羊”直升机的安全性很好,高速飞行能力也很不错事实上,“小羚羊”直升机拥有诸多型号,我国引进的SAL是70年代诞生的专用武装型号,主要就是用来执行反坦克任务的。原版的SAL直升机搭载的是法国与德国联合研制的“霍特”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我国引进后,为其搭载的是“红箭”-8反坦克导弹。搭载红箭-8和机炮吊舱的“小羚羊”直升机当年法国研制该型直升机,主要是想替代其此前装备的云雀III型直升机。“小羚羊”优良的机动性也是继承于云雀系列直升机。该机价格低廉,远销多个国家,而且曾经创下了不少飞行记录。法国飞行员让·布雷曾驾驶云雀II的改进型号SAB创造了直升机最大飞行高度的世界纪录,当时他们飞到了米高空,要知道这是在年,这一记录直到今天也没有打破,此外,他还曾驾驶“云雀”直升机在印度一处海拔米的山峰上起降,当时飞机上有三名机组成员和公斤重的行李,可见云雀直升机的飞行性能。云雀直升机的设计师穆耶和大名鼎鼎的试飞员布雷,背景是一架云雀II原本法国计划将“小羚羊”设计成一款类似于云雀的侦察直升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小羚羊”硕大的气泡式座舱和风挡。这种设计能够提供极佳的视野,但防护能力堪忧,与我们常见的武装直升机有很大的区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羚羊”直升机还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采用涵道尾桨设计的直升机,这使得其在起降和悬停时的安全性大大提升,再加上其结构轻巧,所以我国才会使用这种直升机训练女学员。刚刚从法国运抵的“小羚羊”直升机“小羚羊”变成武装直升机,其实与当时的国际情况有关,冷战时期,苏联研制了大量性能优良的坦克。60年代,北约不仅要面对茫茫多的T-54/55系列坦克,还要面对苏联最新研制的T-62坦克,T-62的外形更加低矮,还搭载了一门有双稳的mm滑膛炮。性能极为先进,关键是造价低廉,非常易于大规模生产。当年我国在珍宝岛缴获的T-62,它也曾让西方非常头疼而当时欧洲人用的是什么东西呢?英国的主力坦克百夫长年才装上了第一门mmL7坦克炮,之前他们对T-54/55完全束手无策。而法国当时最靠谱的坦克是AMX-13,更是完全打不过T-54/55。此外不少国家还装备有由美国援助的M47和M48A2等车辆,总的来说,当时除了搭载mm炮的百夫长MK5能跟T-54/55掰一掰手腕之外,其它坦克只能挨揍,更不用说双方装甲数量还处于完全的劣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人都生活在苏联钢铁洪流的阴影之下。东德曾装备的T-55AM,可以看出是捷克授权生产版本,当时北约坦克面对它们只能挨揍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只能尽量增强反坦克能力了,例如英国搞出了各种轻型车辆上搭载的“旋火”反坦克导弹。法国更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率先研制出了SS-10和SS-11等反坦克导弹,甚至一度将SS-11反坦克导弹搭载在AMX-13轻型坦克上来应急,美国和英国更是研制了各种丧心病狂的核地雷,可见当时北约在面对苏联装甲兵时的绝望心情。当时法国为对抗华约,生产了不少携带SS-11反坦克导弹的AMX-13,你指望这玩意抵挡茫茫多的五对轮?AMX-50重型坦克下马后,法国好不容易熬出了自己的AMX-30主战坦克,西德也研制出了豹1,随着英制mmL7坦克炮的批量生产,北约终于积攒了一些对付苏联装甲兵的家底。但他们并不知道,苏联正在暗戳戳地为他们准备一份“大惊喜”,T-64和T-72的出现使得西方那些薄皮大馅的脆皮们十分惶恐。这次是mm滑膛炮,自动装弹机,三人车组,同样低矮的正面投影和复合装甲防护,惊不惊喜,意不意外?80年代,苏联的主要威胁变成了T-72,西方的反坦克压力也更大了面对这种情况,搭载4到6枚“霍特”反坦克导弹的“小羚羊”直升机就很有必要了。可实际上,真要打起全面战争来,苏联的钢铁洪流中还夹杂着火力凶悍的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高炮等野战防空武器。连固定翼飞机来都要掂量掂量,这小身板的“小羚羊”直升机能在进攻后全身而退吗?虽然没有与苏联大战三百回合的机会,但“小羚羊”直升机在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中表现还是很出色的时间来到了80年代,说实话,新中国历史上陆军还没虚过谁。但是经历了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我国深感陆军火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低,当时各国已经形成体系的陆军航空兵,对我们还比较陌生,所以我国才考虑从法国进口这些SAL1“小羚羊”武装直升机。当时正是因为该型直升机价格低劣,维护成本较低,虽然这批直升机数量不多,但为我国培养了不少人才,而且也让我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目前我国陆军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武直-10和武直-19,直-10等新型直升机也越来越成熟,“小羚羊”武装直升机也可以安安稳稳的退居二线,颐养天年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6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