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雀 >> 云雀的形状 >> 七秩芳华70载涪水含章育英才20年明
编者按:今年是西南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岁月流转,70年春华秋实,抚今追昔,盛事如约。七十载铸就辉煌,风雨兼程,艰苦奋斗薪火相传;新时代共创未来,踔厉奋发,拼搏创新豪情满怀!
回首70年,眺望来时路,我们将认真梳理办学历程,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精神,增强办学信心,汇聚办学力量,明确办学方向,传承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向着西南科大百年梦,奋力开创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网“七秩芳华”栏目将邀约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立足建校70年来的建设发展成就、重要历史事件、突出贡献人物和个人感悟感想,抒怀椽笔,乘兴挥毫,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韶光流转盛世如约,抚今追昔薪火相传。年是西南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也是数理学院建院20周年。年8月,教育部批准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原西南工学院基础科学系与原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合并建立数理科学系。年6月,为夯实公共基础课教学地位,推进数学、物理学科发展,学校成立了理学院。年3月更名为数理学院。
建院以来,数理学院坚守学院办大学理念,坚持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发展定位,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明理勤学、致远求真”的院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为“四梁”,以党建思政、学生中心、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平台资源、生态文明、专业建设、质量文化为“八柱”,将学院内涵式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全院师生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格局,为西南科大特色基础数理学科发展贡献了理学智慧,为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数理学院实施“人才强院”人才工作的政策,从扩大规模、改善结构、提升质量等方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规模稳步扩大,总体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引育成效显著,高层次人才大幅增加。现有数学和物理两大学科,拥有余名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1人,副高级职称人员33人,博士63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高层次人才3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绵州名师1人,绵阳市优秀教师2人,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依托董事单位、对口支援高校和其他兄弟院校,学院先后聘请了杜祥琬院士、胡思得院士、郭柏灵院士、刘盛纲院士等30余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指导学院建设发展。
持续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成效显著。近五年,2人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类竞赛一等奖、二等奖;4人获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类竞赛一等奖、二等奖,6人获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等专业领域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20余名教师获得学校教学竞赛奖励。
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历经20年的发展,数理学院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需求为牵引,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电子九所等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物理学科形成了光学、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理论物理4个学科方向,多年来,以邱荣教授为代表的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科研团队在强激光元件损伤机制及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以任洪波教授为代表的功能结构材料科研团队在气凝胶多孔材料和闪烁体发光材料领域逐渐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以熊政伟副教授为代表的极端条件材料物理科研团队在基于可控介电材料的相控阵技术等研究方向持续取得丰硕成果……数理学院逐步形成了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学、电子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与研究体系。
数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3个学科方向,在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优化理论与算法等方面,与材料、环境、能源、经济、金融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为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作出了重要理论支撑。
数理学院现拥有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建)学科平台,凝练出7个重点建设学科方向,建成光电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年开始招生)、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年招生)、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年开始招生),在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上建成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年开始招生),累计培养博、硕士研究生余人。累计主持各类科研项目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发表研究论文余篇,其中33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前1%,13篇论文发表在自然指数(NatureIndex)顶级期刊上。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数理学院从最初的一个教研组发展到如今成为4个系,承担了全校数学、物理类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全校理工类本科生公共课,开设高等工程数学、线性代数与矩阵分析等全校理工类硕士研究生公共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物理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获得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数理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专业思想教育、狠抓学风建设、强化实习实践等举措,落细落实培养各环节,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学院以“1+2+N”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统筹,以“科技节”系列活动为平台,实验室为阵地,“挑战杯”“互联网+”“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光电设计大赛”四大赛事为龙头,以赛促学,积极推进学生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等活动。近20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际奖60余项,国家级项,省级余项,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0篇、核心期刊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多名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有余名学生获得省级以上表彰,12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毕业生,1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6个班级获得绵阳市优秀班集体称号;《人民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多次报道数理学院人才培养成果。
20年来,数理学院共培养毕业生人。曾经的学子已是今天的校友,他们在科教兴国、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中贡献青春和力量。在特色品牌“云雀归来”感召下,数十位校友先后回到母校开展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招生就业等工作,并做出积极贡献。
忆往昔,数理学院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将数理文化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数理学院独特的人文气质。展未来,数理学院将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围绕提高人才质量和师资水平的主体,构建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和团队,与招生、培养、毕业、就业和校友两个一体化体系,加快数理基础向交叉学科渗透,按照“一个目标,两个主体,三个重点,四个转变”的发展思路,不断形成鲜明的数理融合、理工结合的学科特色,提升物理和数学学科社会影响力,为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做出数理学院应有的贡献。
END校庆倒计时5天丨离退休教职工篇
周开灿:璀璨刚毅的“旗帜”教授
来源丨西南科技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