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古罗马之罗马帝国第八期

发布时间:2023/3/31 2:42:27   
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帝国特点总结

行省制度

(一)罗马帝国行省分为三类,分别是元老院行省(由元老院管理)、皇帝行省(由皇帝管理)、地方行省(由地方财政官或总督管理)。元老院行省有:亚该亚行省(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前年设立)、阿非利加行省(突尼斯,前年年设立)、亚细亚行省(小亚细亚东部)、克里特与昔兰尼加行省(克里特岛和利比亚东北部,前30年设立)、塞浦路斯行省(塞浦路斯,前58年设立)、纳尔榜高卢行省(法国南部,前年设立)、贝提卡西班牙行省(西班牙南部、14年设立)、吕西亚行省(小亚细亚南部,43年设立)、马其顿行省(马其顿,前年设立)、西西里行省(西西里岛,前年设立)。地方行省有:埃及行省(埃及,前30年设立)、柯提亚阿尔卑斯行省(意大利和法国交界处,前14年设立)、海岸阿尔卑斯行省(意大利和法国交界处且靠近地中海,前14年设立)、培尼阿尔卑斯行省(瑞士和法国交界处,前14年设立)、科西嘉与萨丁尼亚行省(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前年设立)、伊庇鲁斯行省(希腊西部,前年设立)、恺撒利亚毛里塔尼亚行省(阿尔及利亚西北部,40年设立)、廷吉塔纳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北部,40年设立)、奥斯洛尼行省(叙利亚北部,年设立)。

皇帝行省有:阿拉伯佩特拉行省(约旦和叙利亚南部,年设立)、下亚美尼亚行省(黑海东海岸,年设立)、亚述行省(伊拉克北部,年设立)、比提尼亚行省(小亚细亚西北部,前74年设立)、不列颠行省(英格兰和威尔斯,43年设立)、卡帕多西亚行省(小亚细亚中东部,17年设立)、西里西亚行省(小亚细亚南部,前64年设立)、科马根尼行省(小亚细亚东南部,72年设立)、科杜内行省(库尔德地区、前66年设立)、达契亚行省(罗马尼亚,年设立)、达尔马提亚行省(克罗地亚南部,前32年设立)、加拉太行省(安纳托利亚,前25年设立)、阿基坦高卢行省(法国中部及其东南部,前87年设立)、比利时高卢行省(比利时,前57年设立)、里昂高卢行省(法国中部及其北部,前87年设立)、下日耳曼行省(荷兰,90年设立)、上日耳曼行省(法国、德国和瑞士交界处,90年设立)、卢西塔尼亚西班牙行省(葡萄牙、14年设立)、塔拉哥纳西班牙行省(西班牙大部分,前27年设立)、意大利本土、犹太行省(以色列,前63年设立)、利考尼亚行省(安纳托利亚,前64年设立)、米西亚行省(多瑙河南岸地区,前29年设立)、诺里克行省(奥地利,前16年设立)、努米底亚行省(阿尔及利亚东北海岸,前25年设立)、潘诺尼亚行省(匈牙利,20年)、潘菲利亚行省(小亚细亚西南,前25年设立)、本都行省(小亚细亚北部,前64年设立)、雷蒂亚行省(瑞士大部分,15年设立)、索菲纳行省(亚美尼亚,前89年设立)、叙利亚行省(叙利亚大部分,前64年设立)、陶里卡行省(黑海北岸,1年设立)、色雷斯行省(希腊北部和保加利亚南部,46年设立)。

罗马军团

(一)前29年屋大维进行军事改革,设立常备军团。罗马军队的兵种主要有重装步兵和骑兵,罗马重装步兵主要装备投枪、短剑和大盾以及盔甲。铠甲一般由铜金属片和皮革制成,后期有锁子甲和鳞片甲,骑兵除了基本装备外还配备一制作精美的铜头盔。罗马军队早期的金属装备一般为青铜制成,罗马军团为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时期的正规军队,其高效的适应性和机动性征服地中海沿岸地区。罗马军队的基本单位是军团,另设有辅助部队和雇佣兵。军团下设百人队,百人队队长称为百夫长。罗马军纪严明,要求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军队中有各种刑罚,逃跑的军队会被实行“十一抽杀律”,即每十人中抽出一人被处死。罗马帝国后期军队主要由蛮族组成,导致罗马本族军纪败坏、战斗力低。马略改革之前的罗马军团推行义务兵役制,武器装备全靠自备,所以就凭财产多寡评定兵种。罗马队列基本单位为支队,每个小队构成一组。步兵支队战术的出现使战斗合理化,防止挥舞武器时遭到阻碍,为能迅速移动的各支队之间留出容纳一支部队通过的空间,可以换下伤亡惨重的部队,可以应对敌人的移动。每横列40人,纵3人,两人间隔1.8-2米。横列的各支队之间留出容纳一支部队通过的空间,各支队交错排列。

整个队列通常由三线列组成,共和国时代的三线列组成为: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成年兵组成的第三横列。由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基本战术单位支队,一个百人队实际为60-80人。一个支队通常有-人,若为成年兵队则只包含一个百人队。三个支队组成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大约有-人,包含大约-名轻步兵,其中-名青年兵、-名壮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时含有一队30人的骑兵。马略改革后每个军团还有一个第一百人队,比普通百人队的建制大一倍,其百人队长的地位也较高。十个大队组成一个罗马军团,一般由0——人组成。同时一个罗马军团配有一个附属军团,也称联合军团。两者的建制类似,但是附属军团的骑兵为人,且辅助军团随着征召地区的不同也有不同。两个罗马军团与两个附属军团共同构成了执政官统帅的集团军,由一名执政官指挥,副执政官则可以指挥一个罗马军团和一个辅助军团。

(二)军团中轻步兵缺乏训练、盔甲简陋,装备为标枪、90公分直径左右的盾和近身用短刀,有在头盔外带狼皮头盔的习惯。中青年兵缺乏战斗经验,组成军团的第一横列。装备两支标枪(前期为一支轻标枪和一支重标枪,公元2世纪后就只携带一种)、一支宽刃短剑和一个卵形盾牌。壮年兵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为军队的核心,组成军团的第二横列。武器与青年兵同,盔甲由于年龄与财产也许更好。成年兵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通常构成军队的后备队,组成军团的第三横列。以传统希腊重步兵姿态上阵,装备长矛与长盾。骑兵在装备都要靠自己准备的义务兵时代,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负担起马匹,这意味这他们数量稀少。通常只用来侦查与传令,装备骑枪与小圆盾。一个辨认百夫长的办法是,只有百夫长的冠羽是横向的。

军团装备中短剑为近距离武器,是长50~75厘米的双刃剑,铁制,重约一千克。剑头尖利,适合穿刺。剑柄用木、骨、象牙等制成,握把处的切削与手指的形状吻合。盾牌传为借鉴凯尔特人盾牌,起初为卵形,后来逐渐变成长方形,厚度也逐渐变薄。盾牌宽80厘米,长厘米。用三张0.2厘米厚的木板重叠拼合,覆盖上皮革,再蒙上布,并用L形的金属配件提高强度。骑用圆盾轻装步兵用。狼皮帽即狼皮头盔,戴在轻装步兵头盔外面。锁子甲一般军团兵的锁子甲是在皮革底料上缝上串接起来的铁环而成,重约9千克。上臂部分用皮革防护,是覆肩甲分直条的希腊风格和鱼鳞状的凯尔特风格。标枪为远距离武器,近战也可用作短矛使用。前端为四点五英尺的金属长杆,附有一个铁枪尖。后端为四点五英尺的木制长杆,上面绕有一根绳索,在投射的瞬间拉动绳索,使标枪旋转前进,可刺破盾牌或盔甲。扎上标枪的主要起到打乱敌军阵型和削弱敌人的作用,为了使飞出去的标枪不会被扔回,用过前端使用软金属(恺撒时代)以及连接部分使用木钉固定,投中时木钉会飞散开来使枪头脱落(马略时代)等办法。到了帝国时代为使重标枪增加贯穿力而增加重量,一般使用铅制物,禁卫军用的是青铜制的。鳞甲比锁子甲防护较差且易于损坏,而且柔软性差,所以并没有普及。但由于谁都能制造且易于维修,所以价格低廉,而之所以百人队长会穿很可能是因为他在鳞甲里还穿着锁子甲。胫甲为青铜制,保护小腿,只有百夫长装备。

(三)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事系统改变军团的装备和作用,但在整个罗马历史过程中军团始终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战争机器。士兵们进行从最初的集结、武器和武器演习、编队行军和战术演习等所有军队共有的训练,典型的训练体系包括体操和游泳、锻炼体力和体能、用武器(木制武器)作战和学习和掌握战斗技巧以及装备齐全的长途跋涉来培养力量和耐力,使士兵能适应艰苦的战役。战斗训练包括穿着全套盔甲,用木制角斗牛士冲向木制假人,并与对方进行搏斗。军团被训练用他们的角斗士推进,因为他们可以在刺杀敌人时用他们的大盾牌自卫。罗马人很清楚只有3厘米或4厘米的伤口可能会导致死亡,所以他们强调快速、刺穿要害部位或盔甲缝隙之间的技术。

当代艺术描绘的罗马士兵战斗包括图拉真在罗马的纵队,描绘他们左脚站立、盾牌向前、右脚向后、向外转90度。有些人认为这表明了一种类似拳击的格斗方式左边的盾牌用来刺杀和骚扰敌人,而右边的剑则用来最后一击。事实上防护墙是关键。这位军团将领把他镶有饰钉的左靴放在盾牌的底部,右脚放在后面来支撑着他的身体,他得到另外两个队伍的支持。敌人越是勇敢罗马军团越是被向前推进,前面的人就越是无助无力地被罗马盾牌墙压住,很容易被短剑刺死。不过很有可能它的设计是为了允许以类似于中世纪欧洲武术的过人动作进行攻击,后者在装甲战斗中使用类似的姿态,这样的阵型可能比他们在进攻时的阵型更具优势。其他的训练训练教导军团服从命令并采取战斗队形,在训练结束时军团成员必须宣誓效忠元老院和罗马人民或后来向皇帝宣誓效忠,随后这位士兵获得毕业证书,并被派去为自己的生活和罗马的荣誉而战。

(四)罗马军团主要以重市民步兵为基础的军队,以部落为起点,早期使用方阵式部队。在与盖乌斯·马吕斯有关的时期内继续改进、标准化和精简,包括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将更多公民纳入军队,并在军队服役中更加专业化和持久化。随着罗马霸权从意大利以外扩展到北非、希腊和中东,从共和国末期到恺撒时代的持续扩张、灵活性和先进性,越来越削弱重步兵单位,以利于骑兵和轻型部队。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分裂成更小、更弱的地方军队,这包括在拜占庭帝国的骑兵和步兵地位的逆转。突击部队组成一支精锐部队,步兵被减为辅助部队。从提比利斯河畔的都市国家到拜占庭帝国中长达年的罗马帝国史,同时也正是一部帝国的中流砥柱罗马军团纵横驰骋的历史。罗马本是起源于台伯河畔的城邦国家,到了公元前30年以屋大维平定罗马内乱和吞并托勒密王朝治下的埃及为标志,罗马名副其实地掌握古地中海世界的霸权。其后在以罗马为首都的4个世纪和迁都君士坦丁堡后的10个世纪里,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不仅继承从奥利安到古希腊的各大古代文明并使之流传后世,更起到东西方文明交流桥梁的作用。罗马恒久不衰的统治力,主要归功于它灵活多变、顺应潮流的政治体制。但作为政治的强力工具,打垮难以计数的敌国、粉碎异族的一次次入侵、镇压对统治阶层所有反抗的强大军力同样不容忽视。

(五)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的共和中期罗马市民构成的重装步兵,与古希腊的都市国家相同的是共和初期到中期的罗马军制的基本原则是由市民自备装具服义务兵役,兵役对罗马市民来说与其说是一种义务,倒不如说是一种代表荣誉的高贵权利。尤其在共和初期,军队组织几乎是直接作为政治实体(军人会)发挥作用的。当时17岁到46岁的公民全都有义务应征入伍,并按照年龄和所持财产多少被分为4个兵种。年少者和无力自备重装步兵所需装备者充当被称为“维利特斯”的轻步兵,他们不着甲胄,仅靠头盔和直径约1米的小圆盾护身,以数枝轻投枪和剑为进攻武器。轻步兵在实战时一般展开于战线的最前方,充分发挥其机动力进行散兵战。拥有一定财产的青年充当“哈斯塔提”(即青年军),壮年则被称为“布灵吉佩斯”(壮年军),这两者构成重装步兵的主力。他们的装备完全相同,都披挂全副盔甲、手持著名的大型四角方盾“斯邱托姆”,武器为宽剑身的双刃短剑“格拉蒂斯”、一支大型重投枪“皮鲁姆”和一支小型的轻投枪“皮拉”。这些投枪的构造独特在刺中目标枪头就会折断,以防被敌方反掷回来,除用于投掷外它们也能充当普通长枪使用。最年长者和及军旅经验丰富者则属于“托力阿里”(后备军),他们的装具与哈斯塔提和布灵吉佩斯相当,但不装备投枪而改为手持一枝被称为“哈斯塔”的长枪。此外47至60岁的高龄市民虽不必服野战军的兵役,但有义务随时应召参加罗马城的守备部队。除了上述的步兵(米利特斯)外,富裕的市民往往以骑兵或是骑士身份(埃克提斯)出战。

(六)当时罗马人的骑术实在称不上高明(当时并没有马镫),因此骑兵一般不用于集群突击,而主要用于侦察和牵制敌人。骑兵和重装步兵一样披挂全副盔甲,武器为盾与骑枪以及比步兵用的稍长一些的骑兵用双刃剑“斯帕达”(古罗马长剑),这些装备都是罗马从不断扩张中接触到的埃托利亚、萨姆尼特、凯尔特、伊比利亚等诸多民族的军事文明中吸收而来的精华。由步兵和骑兵组成的多兵种混成战斗单位被称为军团,一个军团由10个营(科霍尔斯)组成,每个营由3个连(玛尼布尔斯)构成,这3个连中哈斯塔提、布灵吉佩斯和托力阿里各占一个。每个连包括有两个60至80人的排(肯托利亚),其中营只是管理、编制上的单位,实战中的战术单位是各兵种的连队,因此这一时期的罗马军战术有时被称为“玛尼布尔斯战术”。军团中的重装步兵数最多时可达近人,但一般情况下多为余人,除重装步兵外轻步兵和骑兵同样被列入军团的正式编制。轻步兵与重装步兵一样以连为单位编制,军团骑兵则由各包含32人的10支骑兵队(图尔玛)组成,共计人。前3世纪罗马还时常动员支配下的同盟诸国的市民按照罗马式的编制与操典组队参战,依照惯例在野战军中每个“纯粹的”罗马军团搭配一个同盟国的军团协同作战。罗马军团在战时由身为最高政务官的2名执政官和身份仅次于他们的2名法务官负责指挥作战,执政官有权指挥由罗马军团和同盟国军团各2个构成的总人数约为2万人的兵团,法务官则可指挥罗马军团和同盟国军团各1个构成的万人兵团。尽管常备部队仅为2名执政官麾下的共计4万人,但随着罗马人口的增长其战时的动员潜力一直在不断增强。

(七)在野战中各军团一般排列成正面宽米、纵深90米的阵型,第一排配置哈斯塔提,第二排是布灵吉佩斯,第三排则是托力阿里。当前两排重装步兵投入作战时托力阿里一般是单膝跪地、养精蓄锐,一旦战局有变(不论胜负)时才作为预备兵力投入前线,接替那些筋疲力尽的年轻人。在战线的最前方是由轻步兵构成的散兵线,而两翼则由军团骑兵负责防守。军团在实战中一般能够以连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随机应变,例如改变队形密集度、调换前后列等等,这与他们的远祖希腊的古典型重装步兵(霍普里泰)相比已是大有改观。但在前3世纪还远远不及历经伊菲克拉提斯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改革且已臻炉火纯青的赫雷尼斯诸邦的多兵种合成战术,并且罗马军队是一支由市民组成的非专业的军队,指挥他们的将军们更是外行,他们的本质是政客和神职人员。因此罗马在与庇罗斯、哈米尔卡尔、汉尼拔等职业军人统帅下的军队对战时不断遭受挫折,之所以能够最终打败这些强敌所依靠的并不是战术的精妙,而更多仰仗于罗马在总人口上的优势、对盟邦的彻底支配以及农民出身的士兵们朴素而坚韧不拔的精神。

(八)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共和后期至帝制中期罗马军团成为职业型军队,罗马的军事实力在前2世纪完成对东西地中海的征服时达到顶峰,其后开始逐渐衰退,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的城邦国家型的政体已不再适应日积月累、不断扩大的疆土。将军们在南征北战中积累巨大的财富,而与此相对作为士兵出征的大多数人却因为家中长期缺乏劳动力在经济上逐渐没落,而且大量奴隶的涌入使得他们成为没有工作的无产者。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军制改革已势在必行,勇敢地对祖先遗留下来的旧军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从危机中挽救罗马的是平民出身的优秀职业军人马略的想法是,不再依靠那些有能力自备装具的有产市民,转而提供武器和薪金给无产市民,并以合约的方式保障他们在退役后能够得到一定的土地,此举大大促进罗马军队的职业化。由于装具不再取决于私有财产,因此所有士兵们的装备与训练得以统一标准化。新一代步兵的装具与哈斯塔提和布灵吉佩斯相当,都配备有盔甲、大型方盾“斯邱托姆”、短剑“格拉蒂斯”和两枝投枪“皮鲁姆”。维利特斯这一兵种被废止,步兵中不再有轻步兵和重装步兵之分,但是骑兵的装备与职能在玛里乌斯的改革前后并无变化。

(九)在军团的编制上进一步贯彻标准化原则,一个军团由10个营构成,每个营编内有6个排,每排兵力为80人。不过各军团的第一营均由5个人的排构成,因此在编制上军团的步兵总兵力应为5人。在实际运用中为了保证军团步兵实战能力的均衡以及运用方便,一般情况下兵团总兵力大多为到0人,最多不过0人。在军团编制中的骑兵,减少为4个骑兵队共计人,这主要是因为依靠没有罗马市民权的外籍军团组成的辅助军(阿库西里亚)来提供精锐骑兵已成惯例。而投石兵、弓兵等传统上的轻装步兵也多由辅助军充任,这些辅助军基本上以营或骑兵队为单位,配属给罗马将官充当野战军或是守备队。

内乱(公元前49年到公元前30年)结束时胜者屋大维麾下的兵力多达50万,但他在获胜后迅速裁军,将常备部队精简为由30个军团连同辅助军共计30万人。在奥古斯都皇帝治世后期他还组建臭名昭著的皇家近卫队(普拉埃托利亚),近卫队的编制单位为每营人的步兵营和32人组成的骑兵队。在野战时军团一般以2至3个营的纵深进行布阵,军官和士兵全部实现职业化后的新生罗马军团纪律严明、士气高昂、战技精熟,冠绝一时。营不再是行政管理上的单位,而是拥有高度机动性和自由度的独立战术单位。司令官得以将一至数个营作为总预备队配置在阵地后方并适时出击,或是随时从本队中分派出以营为单位的分遣队,随心所欲地排布构思中的理想阵型。这种“科霍尔斯战术”在以步兵为主力的欧洲战场上无往不利,但在亚洲平原上与机动力超绝的波斯骑兵对战时却吃了不少苦头。马略的军制改革似乎成功地挽救摇摇欲坠的共和政体下的罗马军制,但用长远观点来看由传统型的国民军向职业军队的转变必然带来军阀势力的扩大,而终将毁灭共和政体本身,在凄惨的内乱结束后终于出现打倒并吸收全部军阀势力的唯一的最高权力者帝国皇帝。

(十)3世纪到公元7世纪的帝制后期至拜占庭中期出现机动野战军,在罗马的疆土与权威都达到巅峰的五贤帝时代(公元96至年)后罗马帝国开始出现衰亡的征兆,内部爆发的社会经济矛盾日渐激化,外部又不断受到以日耳曼诸民族为首的诸多蛮族入侵,内忧外患无时不在威胁着帝国的存亡。3世纪的危机时昔日出尽风头的罗马军团已经大多沦为普通的国境守备队,失去战略上的机动反应能力。为了填补战略机动兵团的不足的罗马人开始针对各种战役的需要临时编组独立的骑兵旅(威克希拉提欧),到了君士坦丁大帝(年至年在位)治世时终于以这些骑兵部队为骨干,编成皇帝直属的机动野战军(科米塔托斯)。被骑兵夺去“陆战之王”桂冠的步兵们身上再也见不到2个世纪前的风光。为了节约预算装备骑兵,步兵的装具不得不大大简化,甲胄被换成简便而廉价的式样,罗马军团的象征方盾、重投枪和短剑都被废止,改为装备椭圆形盾牌、骑兵用双刃剑斯帕达、更轻的投枪“斯皮库鲁姆”,再后改用长枪‘朗克尔’。而传统上表示外籍军团的“辅助军”一词,在全帝国自由民都已获得同等市民权后改为泛指轻装步兵部队。

骑兵中存在有诸多兵种,其中的主力毫无疑问当属重装骑兵。罗马的重装骑兵的装备与战术基本上模仿自敌对的波斯人,其中最精锐的装甲骑兵“库里巴那利”人马皆被甲,兵士左手挂圆盾、右手携长达4米的骑枪。此外马匹不被甲的重装骑兵一般被称为重骑兵“卡塔弗拉库提”,到了拜占庭时代重骑兵比装甲骑兵更受青睐,甚至还有人专门生造著名的“拜占庭重骑兵”(拜占庭·卡塔弗拉库托斯)一词。帝制后期的罗马骑兵的另一特色弓骑兵(萨吉塔利)同样是总结对波斯作战的经验而诞生的,在波斯帝国的骑兵战术中重装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和弓骑兵的密集火力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君士坦丁大帝麾下的机动野战军是由5个近卫骑兵旅(威克希拉提欧·帕拉提那)、5个近卫步兵军团(雷吉欧·帕拉提那)以及10个近卫辅助军团(阿库西里乌姆·帕拉提那)为主编成的混成部队,之后随着帝国周边形势的不断恶化,这支部队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

(十一)在骑兵旅和步兵军团中都开始以新的营(奥尔德)为战术单位进行编组,每个骑兵旅由3个营构成,兵力为人左右。每个步兵军团由6个营编成,总兵力介于到人之间。除机动野战军外原有的步兵军团纷纷缩编被正式改编为国境守备队(利密塔内),而从这些国境守备队和辅助军中抽调、被用于加强机动野战军实力的兵员则被称作准机动野战军(普塞多·科米塔托斯)。身为驻扎在首都罗马的唯一武装部队,滥用特权多次介入皇室继位之争的皇家近卫队,年的米尔维乌斯桥会战中被君士坦丁大帝亲率大军击溃后从此消亡。君士坦丁大帝又组建新的近卫骑兵队(斯科拉埃·帕拉提那)作为自己的护卫部队,其编制单位为团(斯科拉),大致相当于野战军中的旅,在帝国的东、西部各驻扎着5个近卫骑兵团。君士坦丁大帝治世时罗马帝国的总兵力高达帝制初期的3倍(有万人),而其中骑兵所占比例更是帝制初期所不可比拟的,有鉴于此总军费绝不止翻了三番,本该用来保卫帝国的军队反倒成为帝国沉重的包袱,正在一点一点压垮帝国本身。

到帝制末期为了缓解兵力不足的皇帝们甚至不得不经常倚赖移住到帝国境内且对帝国友好的蛮族军队,尽管这些同盟军(弗埃德拉提)从未得到真正的信任,但他们还是不停地渗透到帝国军队中来。在帝国的西半部分不单是普通士兵,就连将官的位置也在被他们不断蚕食,最终导致整个帝国沉沦于异民族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从帝制后期到拜占庭初期的查斯丁尼大帝(年至年在位)再征服时代,帝国军队逐渐变得更加精悍且昂贵,军队本身的专业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鉴于战斗的主角已由步兵转移到骑兵,这一时期步兵的任务只是结成方阵、维持战线,并且由于兵种和装备的多样、复杂化,帝制初期的那些严格而标准化的操典与战术不复存在。尤里安皇帝(年至年在位)以及贝利萨留、纳尔塞斯等第一线的指挥官们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步、骑混成部队,并且在预备队的布置和灵活运用地形方面大显身手。大多数情况下罗马骑兵展开于步兵方阵的两翼及后方,弓骑兵以部队为单位列成横排进行射击,而重装骑兵则被统一集中运用,依靠集群突击战术在战役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拜占庭初期帝国军队和东方的游牧民族交手后立刻发现这一战术对其收效甚微,从那以后重装骑兵亦开始讲求如弓骑兵一般柔软自如的运用。

(十二)希拉克略大帝(至年在位)在位时期是罗马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帝的统治始于对宿敌波斯帝国的赫赫战功,终于对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惨败。大约就在他的治下帝国完成由使用拉丁文的古罗马到以希腊语为国语的中世纪国家“拜占庭”的转变,在赫拉库雷奥斯死后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帝国上下以自身的生死存亡为赌注奋战不息,终于挡住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强大攻势并幸存下来。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和其后全力重建帝国的“黑暗时代”,帝国军队不得不再次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导致“特玛”(军区)制度的诞生。在这一制度下除君士坦丁堡以外的帝国全部领土都被分割成数十个“特玛”(军区),特玛一词的本意是军队的驻扎地,但在对阿拉伯人的防卫作战中逐渐变成地方部队动员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属于各个军区的士兵平时作为在国家提供的土地上耕作的农民,战时则应征入伍,本质上就是所谓的屯田兵。特玛制度集合国民军和职业军两者的优点,只要屯田兵们的生活有所保障,战时的动员和统帅都会十分容易。为保卫家园而战的士兵们普遍士气高昂,而国家对他们薪饷的负担也可以减少至最低限度。这些分属各军区的地方部队基本上是防御性部队,而驻扎在帝国首都附近的机动野战军的直系后裔中央军(塔格玛塔)则是负责攻击的机动打击部队。自拜占庭中期开始帝国军队开始大量采用锁子甲,10世纪的帝国重装步兵(斯邱塔托)一般装备有锁子甲或胸甲与头盔,手持大型圆盾护身,武器为长达4米的长枪和剑。至于轻装步兵的装备情况却鲜有历史记载和实物流传至今,只知道存在有一种披挂比斯邱塔托更轻的防具,装备小型盾牌和投枪的名为“小盾兵”(佩尔塔斯泰)的兵种。这种小盾兵正是公元前4世纪伊菲克拉提斯军事改革中诞生的同名兵种(佩尔塔斯泰)的复活,这一兵种介于重装步兵与轻步兵之间。

(十三)骑兵依旧是军队的主力,在中央军中重装骑兵和弓骑兵的装备逐步同化,这同时也意味着弓骑兵的衰退。重骑兵披挂鳞片甲或是锁子甲并戴头盔,手持圆盾或是西欧型的方盾,武器是剑和4米的骑枪(康托斯)或是弓箭及投枪。在与阿拉伯人的战斗中弓骑兵在部队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到了公元8世纪终于从正规军的编制中消失,而中央军中的一部分重骑兵又开始给坐骑附加护甲,恢复昔日的装甲骑兵这一兵种。与中央军相比地方部队多为轻骑兵,他们披挂廉价的皮甲,装备有小型盾牌,以剑或长矛为主要武器。在0世纪前叶拜占庭帝国分为31个军区,到了11世纪初期,军区数增加到46个,各军区一般都能提供2到3个军团(托尔玛)的兵力,总兵力介于0到1之间。每个军团由2到5个营(多伦加洛斯)组成,每营包含有5个连(班顿),每连的定额是步兵人、骑兵人,但在实际配属时的人数往往要比定额少得多。中央军则由3至4个近卫军团(梅洛斯)组成,其战术上的基本单位,与地方军同为连队(班顿),每个军团由10个近卫连构成,此外有时还会由3至5个近卫连组成近卫营(莫伊拉)加以运用。除正规军外帝国还常常凭借手中的财富驱使异族的同盟军或是雇佣军为己而战,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无疑是10世纪末,由俄罗斯出身的维京人编成的“维京近卫队”,在规模最大时总兵力曾达到一个完整的军团数千人之众。据说诺曼底大公威廉征服英格兰(年)后许多被逐出本土的盎格鲁·萨克逊人也曾加入该部队,这些身材高大、手持巨斧的战士以其忠勇义烈闻名于世。

(十四)在曼奇科尔特会战(年)中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俘后帝国的命运急转直下,屯田兵的主力中小农民再也无力承担长期的出征和诸多苛捐杂税后开始日渐没落,一千年前共和制罗马衰败的场景在东方再一次上演。中小农阶层的没落意味着特玛制度的动摇以及将军们的贵族化,同时推动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封建化,招致皇权统治下的国家运营日渐困难。伴随着地方军衰弱的帝国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盟国和雇佣兵们为己而战,第一次十字军(至年)正是西欧各国应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到1年在位)之邀派遣雇佣军对抗异教徒而引发的。拜占庭中期的帝国军队不但善于进行正规战,为了对应几乎从未间断的异族入侵在非正规作战方面也很有心得,他们通过周密的情报收集活动充分发挥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统帅力,经常通过奇袭侧击行进中的敌军而取胜。从7、8世纪的“黑暗时代”到10世纪帝国最繁盛的时期拜占庭帝国与敌国很少发生正规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但军队中最受重视的依旧是具有强大冲击力、破坏力的重骑兵集群,这一点自拜占庭初期起始终没有改变。大多数情况下重骑兵总是配置于步兵阵线的后方,一旦战机成熟就立刻通过步兵队列中的间隙前出至最前沿,他们挺枪齐头、并肩冲击。而轻骑兵则负责掩护步兵阵列的两翼,并随机应变地支援重骑兵的运动。1世纪以后随着军区制度的崩溃导致帝国军队中雇佣军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而硕果仅存的正规军也日渐沦为封建贵族的私人武装。各部队的规模日渐缩小,再也无法进行统一的训练与指挥调度。这时的皇帝们在苦虑战略战术、排兵布阵之前又多一样烦恼,那就是还必须尽心竭力地去维系麾下贵族与雇佣兵们的原本并不可靠的忠诚心。

(十五)前2世纪马略改革之后罗马军团的步兵支队战术被马略改编为步兵大队战术,超越步兵支队的步兵大队可以敏捷地对付敌人的大部队,这时装备的差别消失,全军都装备标枪和罗马战剑。最要的是财产限制的取消,任何罗马公民均可参军在服完大半生的兵役后退伍的公民可以获得一块土地和退休金。罗马军团有:第一辅助军团,68年尼禄驻扎在米塞努姆的船队中组建,后由伽尔巴接管;第一日耳曼军团,可能前48年内战时由凯撒组建,也可能是43年由庞萨所建。前41年由屋大维重组,前36年用于对付庞培,似乎在与基维里斯串通后于69年被解散;第一意大利军团,66或67年尼禄计划远征里海时在意大利所建;第一马克尔军团,克罗狄乌斯·马克尔在尼禄死后自立为帝时所建,马克尔被处死后即被解散,维泰里乌斯重新组建,但可能在他死后又被解散;第一米涅尔瓦军团,83年图密善所建,米涅尔瓦是他最喜爱的女神;第一帕提亚军团,年塞维鲁为东方战争组建;第二辅助军团,69年内战时弗拉维家族向意大利进军期间由驻扎在拉文纳的水手组成,韦帕芗将它收为军团;第二奥古斯都军团,如果它与第二萨宾军团为同一军团则可能是公元前43年由庞萨所建,它的称号以及用摩羯(奥古斯都的幸运标志)为徽标说明它是由奥古斯都重组的军团;第二意大利军团,年由马可·奥里略在意大利组建;第二帕提亚军团,年塞维鲁为东方战争组建;第二图拉真军团,年图拉真为达西亚战争而建;第三奥古斯都军团,可能是前43年由庞萨所建,也可能是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所建,由奥古斯都重组;第三昔兰尼加军团,前30年之前盖有雷必达或安东尼组;第三高卢军团,大概是恺撒在公元前48年所建,以公牛为徽标说明它由恺撒所建;

第三意大利军团,年由马可·奥里略在意大利创建;第三帕提亚军团,年塞维鲁为东方战争组建;第四马其顿军团,前48年由恺撒所建,由奥古斯都重组,后被解散,又在70年重组为“幸运者弗拉维乌斯第四军团”;幸运者弗拉维乌斯第四军团,70年由第四马其顿军团重组而成,后者与基维里斯串通后被解散。第四西徐亚军团,大概是安东尼在前30年之前组建,不过它可能就是前43年庞萨所建的“第四索拉军团”,以摩羯为徽标说明由奥古斯都重组;第五云雀军团,前52年恺撒从高卢本地人中招募组建,前44年在意大利可能随后又被解散,因为是年安东尼重组该军团,70年该军团大概因为与基维里斯串通而被解散;第五马其顿军团,可能是前43年由庞萨组建的第五城市军团,也可能是前41年或公元前40年由屋大维所建;第六装甲军团,前52年由恺撒所建,前44年由雷必达重组;第六凯旋军团,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组建;第七“忠诚”克劳狄军团,组建时间在前59年,也可能更早。前46年在非洲,但同年即被解散。公元前45年被屋大维重组,它的称号说明它在42年卡米路斯·斯科里波尼亚努斯的叛乱中忠于克劳狄;第七合组军团,70年由伽尔巴在第七西班牙军团基础上创建;第七西班牙军团,68年伽尔巴被拥立为帝后在西班牙组建,70年被重组;第八奥古斯都军团,创建时间在前59年或更早,前46年或前45年被解散,前44年由屋大维重组;第九西班牙军团,可能是前41-前40年组建的新军团,也可能是前58年在第九军团的基础上组建的。前述第九军团在前46年或前45年被解散,后来由温提狄乌斯重组,但无法确定它即成为第九西班牙军团;

第十海峡军团,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所建;第十合组军团,组建时间在前59年或更早,前46年或前45年被解散,前44年由雷必达重组;第十一“忠诚”克劳狄军团,前58年恺撒曾组建一支编号为“十一”的军团,但前46-前45年被解散,这一军团更像是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组建的新军团;第十二雷电军团,前58年恺撒创建的第十二军团,前46-前45年被解散,前44-前43年可能由雷必达重组,66年它在犹迪亚失去一个鹰旗;第十三合组军团,前57年恺撒组建的第十三军团,在前46-前45年被解散,另一种可能是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创建。第十四合组军团,在一只编号为“十四”的军团被歼灭后恺撒于前53年又组建相同编号的军团,但在前46-前45年被解散,另一种可能是第十四合组军团是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所建;第十五阿波罗军团,元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组建,但也可能更早;第十五初创军团,可能是39年由卡里古拉组建,也可能于42年由克劳狄为入侵不列颠备战而建;第十六“忠实”弗拉维乌斯军团,由69年解散的第十六高卢军团重组而成,由韦帕芗重建;第十六高卢军团,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所建,69年与基维里斯串通后被解散,在72年之前以“第十六忠实弗拉维乌斯军团”之名重组并转至卡帕多西亚;第十七军团,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组建,在9年的瓦鲁斯之难中可能与第十八军团和第十九军团一同被歼灭;第十八军团和第十九军团,前41-前40年由屋大维组建,在9年的瓦鲁斯之难中被歼;第二十“英勇”凯旋军团,前41-前40年或前31年亚克兴战役后由屋大维组建,其称号说明它在60-61年镇压不列颠波蒂卡叛乱时取胜;第二十一“饕餮”军团,前41-前40年或在前31年亚克兴战役后由屋大维所建,92年前后可能在多瑙河流域被歼灭;第二十二德尤塔卢斯军团,最迟在前25年由来自伽拉提亚王国(其国王德尤塔里乌斯于前40年去世)的移民组成;第二十二初创军团,39年由卡里古拉组建或42年克劳狄筹备入侵不列颠时所建;第三十乌尔皮乌斯军团,由图拉真组建,时间约在年准备达西亚战争之时。

(十六)共和国前期军团战术由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首先推进并将标枪掷出,同时军团开始疏散并往往在标枪掷出后完成疏散。第一横队的士兵开始冲锋,前两列士兵与敌人用短剑进行格斗,后面6-7列士兵投掷标枪。数分钟后由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替换,第一横列后撤休息。轻步兵负责掩护军团的两翼与背后,同时还要找回可使用的标枪补充给撤回的第一横列,一场战役通常进行数轮替换。后备兵为军团的后备队,一般在战斗不需要他们时单膝跪着休息,只有在战局僵持不下与军团撤退时才用得上这些老兵,所以古罗马谚语:“投入后备兵!”即意味着到了紧急关头。马略改革后罗马军团中不再有不同横列兵种的区分,但仍使用这种交替轮换进行作战的方式。三线列的战术给罗马军团极大的灵活性,欧洲古代会战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是古希腊密集方阵,这种方阵的胜利往往依靠士气,例如前排战士的战斗技巧和是否团结一致等等综合因素。一旦战斗开始指挥官将无法左右局势,哪怕有胜利的机会或者阵线被突破都无法及时收到消息,也无法在合适的地点投入兵力。而罗马军团的三线列战术克服这个问题,当前两排的士兵正在战斗史指挥官可以将第三排的士兵迅速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甚至可以用第三排机动去包围敌人。

(十七)随着罗马共和国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领土的扩增,以往的市民兵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广阔领土的包围需求,市民兵虽然士气高昂但不能脱离市民生活很久,需要及时解散返回家乡。另外缺少职业军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与昔日盟友努米底亚的战争中军队屡次受挫,更为严重的是生活在极北地区的日耳曼蛮族辛布里人入侵到意大利本土,罗马军团大败于诺里亚战役。为了挽救罗马军团的颓势,盖乌斯·马略领导罗马军团的改革,取消市民兵制度改为募兵制,不单吸收大量因奴隶增加而失业的公民,也让军队素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改变,史称“马略改革”。首先延长服役年限和明确军饷报酬,在早期罗马军队的服役期非常短,有时只有数月甚至数日。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以及罗马征服地区的扩大,服役期变得越来越长,但一直没有统一标准。马略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这实际上就是将罗马军队明确为一支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部队。服役期间由国家统一供养,并按照等级发给薪酬,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样做使得士兵们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的衣食都有了着落,确保士兵们的忠诚,也同时将之前悬而未决的平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和服兵役结合在一起。

其次改革军团组成和统一武器装备,之前的军团步兵被按照年龄和作战经验分成三个级别,分别是青年)、壮年兵和后备兵。这三个兵种装备略有区别被排成前后三排,军团的战术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线完成的。马略去除这一兵种分工,将所有的重装步兵统一为军团士兵,统一装备以投枪、短剑和拉丁长盾。同时调整军团的编组形式,每个罗马军团由10个大队组成,除第一大队由10个百人队组成外其余大队由6个必要的连续性等级的百人队组成,每个百人队80人并由一名百夫长领导。同时每两个百人队又被称为一个小队,由两个百人队中等级较高的那名百夫长统领。各个等级的部队都按照训练程度和作战经验的多寡编成,编号越小的单位作战能力越强且作战位置越靠前。此外每个战斗单位都有自己的军旗和标志,每个军团都拥有自己的鹰徽(罗马的象征),此举无疑增强每个单位的集体精神和荣誉感,丢失军旗或鹰徽甚至可能被处以十一抽杀律。

新的军团由原先的0人增至人,战斗队则形变得更加多样,作战的灵活性和指挥效能得到加强。同时还增加工兵和机械装备,而其他辅助角色(例如弓箭手、抛石手、骑兵等)都由的罗马在各地的,不具有罗马公民权的同盟者提供,称为辅助部队。实行募兵制后由于武器装备由国家统一配给,其规格、样式统一,因而便于军队补给。再加上服役时间的延长使军队能够进行长期的正规训练,十分有利于战斗力的提高,这支经过马略严格训练和改造的军队帮助马略在战场上连连获胜。前年朱古达被马略的副将苏拉活捉,朱古达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之后马略又转战高卢痛击两股日耳曼力量——辛布里人和条顿人。

(十八)马略的改革主要是军事上的,但是这些措施对罗马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改革扩大兵源,增强军队战斗力,但同时也使军队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为日后的军阀出现以及军事独裁的建立奠定基础。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权力在统帅们之间辗转,罗马共和国历经苏拉独裁、前三头同盟、恺撒和庞培的内战、后三头同盟以及屋大维和马克·安东尼的内战,期间军队完全效忠的是统帅个人而非他们军旗上所写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军队完全成统帅争夺权力的工具。军队的私有化以及罗马领土的急速增加使得帝制成为必然,恺撒时代著名的第十军团就完全效忠于恺撒个人,这时期的罗马军团依旧以重步兵为主力,骑兵和轻步兵几乎都来源于当地的盟友。后三巨头之后屋大维将军团总数定为28个,每个军团都配有一定数量的辅助军队。辅助军队的组成成员是行省民,在辅助军服役20年后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这对于只配备重步兵的罗马军团而言起到极大的补助作用,而当地行省民对于参加辅助军队的热情也比较高涨。

随着三世纪危机到来罗马帝国内乱不断,加上经济与人口的衰退导致军团严重缺编,罗马军队已经无力应对漫长的国防线。此时罗马皇帝开始收编大量蛮族进入军队服役,罗马军队引以为豪的纪律与战术因为蛮族人的大量加入而丧失,加上生产力水平的增加导致蛮族人武器装备与罗马军团的差距大大下降。而且罗马帝国也没有出现像恺撒一样的天才指挥官,导致罗马军团实力极大的下滑。此外哈德良皇帝精心设计的帝国防线在帝国末期也已经崩溃,罗马军团几乎再也没有主动出击来惩罚骚扰国境的日耳曼蛮族。此时罗马的御敌政策由拒敌千里之外改为以自己国土为战略缓冲,发现敌人后出动军团切断其撤退路线,这一战略就要求军团的机动性的提高,因此骑兵的作用日益明显。到了阿德里安堡战役后哥特骑兵大败罗马步兵,欧洲战术基本进入中世纪骑兵时代,罗马重步兵的辉煌到此结束。

(十九)罗马军团除了三线列战术是相对于古代军队的进步外,其每时每刻安营扎寨的能力更是如此。古代军队往往将每晚进行劳作驻营看作负担,而罗马军团则看作每天应尽的义务,在凯撒的《高卢战记》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罗马人驻营的能力。营地往往建设在易于防守,同时水源充足的地方。这虽然使得罗马军团每天在前进时只能走很少的时间,但稳步的推进战略以及道路的兴建,使罗马军团战无不胜。此外有营地在后方军团在作战时往往没有后顾之忧,即使失败也有投身之所。罗马士兵和平时代服役过程中不会闲来无事,他们往往会参与维修道路、兴建殖民城市等,如法国城市里昂、现代德国城市科隆在古代都出自罗马军团之手,而兴建城市多会是这些士兵退役后的新家。罗马军团并不喜好骑兵和轻步兵,这让他们在坎尼会战中尝到苦头,然而这并没有改变罗马依靠重步兵的传统,但罗马的指挥官们已经认识到骑兵的重要性。在此后罗马与敌国的交战中罗马军团总是会有盟友骑兵的援助,而这源于罗马在共和国时期有效灵活的政策。如在非洲的西庇阿有努米底亚骑兵的帮助,在与马其顿的战争中帕加马的骑兵起到主要作用,后来恺撒与庞培的内战中恺撒雇佣的凯尔特人骑兵和日耳曼骑兵也展示他们的风采。

经济方面

(一)罗马帝国的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农业,帝国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在帝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方各省为胜。帝国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橄榄和葡萄,地中海地区是葡萄和橄榄的主要种植地。帝国每年都要从东方行省输入大量粮食、酒和油,东方行省也是帝国税收的重要来源。帝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并不高,常见的还是二区轮作,使用摆杆步犁进行耕地也多于使用铧犁。帝国的农业产业主要是大规模的庄园,使用奴隶或隶农劳动(3世纪以后兴盛),小农(自耕农)几乎消失,帝国后期这些庄园严重影响帝国的税收。自耕农是以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单个家庭为经济单位,从事耕织相结合的个体农业劳动的农户。由于他们是个体小生产者,经济地位极不稳固,两极分化极为显著。

(二)古罗马经济工商业发达,奴隶制经济繁荣。早期罗马的经济似于希腊的,可在帝国时期由于对外征战获得大量奴隶,他们流入罗马并大批地投入劳动,出现奴隶经济。奴隶经济对自由民经济构成竞争,随着奴隶劳动的扩大奴隶成为社会的基础,罗马的大地产大规模地使用奴隶,在工业中奴隶劳动也占重要地位。奴隶之所以被如此广泛地使用,一是由于奴隶的来源源源不断,二是由于使用奴隶劳动比使用自由民劳动更为有利可图,因为奴隶可以被不停地驱使去劳动。奴隶的价格又便宜,而且他们不用服军役,这样大规模的奴隶劳动就出现了。奴隶经济具有极大的竞争性,严重地排斥着小农经济,罗马经济的繁荣实为奴隶经济的繁荣,在这段时期内它表现得非常具有“经济性”。与此同时小农劳动由于无法与之竞争,独立的小农被逼得走投无路,他们抵押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迁往别处,或者流落在城市中做城市流氓无产者。农民破产后农业开始衰败,整个帝国的经济基础被破坏。罗马不再进行征战hou奴隶来源不再广泛,价格开始上升,而且奴隶表现得更为不具有积极性。同时整个帝国的产品市场不再存在,这时奴隶制经济不再有利可图,而农业基础又破坏,帝国无可奈何地衰落下去。帝国统治者此时想挽救农业,于是将大土地分成小块的土地让农民去耕作,不许他们流动,希望能稳定税收和剥削。这些耕作者成为农奴或隶农,于是自由的人只剩下无产者、乞丐和强盗。但是这并未能改变现实,罗马终于还是为人所灭。

(三)罗马帝国的手工业中最主要的是陶器制作,因为粮食、酒、油等商品的运输都要使用陶器。意大利的制陶中心主要在波佐利,高卢的制陶业也很有竞争力,高卢人还发明双耳尖底瓮。西班牙的采矿业非常发达,为国家所垄断专营。纺织业方面帕多瓦的呢绒、西班牙的毛料大氅和高卢的一种带有风帽的大衣都比较有名,西班牙还有一种制鱼汁的手工业,这是一种用鱼制成的调味料。罗马一开始只和周边的一些小国进行贸易、外交切范围小,直到前年至前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通过丝绸之路间接同罗马展开贸易。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便无功而返。据《后汉书》记载:‘年大秦王安敦(即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首次派使臣到达汉都洛阳,并赠送汉桓帝象牙、犀角等礼物。双方还彼此输送自己的物产和技术,推动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使东西方人民受益匪浅。汉朝用丝织品、茶叶、瓷器来换取安息(帕提亚帝国)、希腊、罗马和马其顿的宝石、香料、药材和玻璃器具。罗马商人也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东方的宝石、翡翠、木棉和印度的犀角、象牙等珍品。”

文化方面

(一)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亦是意大利地区的地方语言。拉丁语在帝国时期至少分为两类,即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古典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而通俗拉丁语一般作为口语。古典拉丁语非常稳定,从帝国时期一直到中世纪都没有发生改变。通俗拉丁语在帝国的各部分都有方言,变化非常多,逐渐演变成罗曼语族诸语。尽管拉丁语是帝国的官方语言,但希腊语是帝国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尤其是在帝国东部的省份。甚至在罗马城希腊语也成为教育用语和上流社会的语言,希腊语是宗教(基督教)、科学和艺术领域中常用的语言。4世纪时希腊语在帝国的西部逐渐失势,拉丁语占上风,5世纪早期标准拉丁语译本的圣经的出版反映这一情况。西罗马帝国也逐渐开始排斥会说希腊语的人,这造成后来帝国东西两部分在文化上的分裂,希腊语则从年以后作为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其他如亚拉姆语、科普特语、亚美尼亚语等也在帝国境内通行。

(二)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37卷,内容包括当时科学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农业、矿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读书和见闻的笔记为基础写成,全书并无分类,较为杂乱,《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于记叙了各种事物2万多项,摘录各种文献2千多种,使得当时许多珍贵的科学纪录流传下来。是古代极其少见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37卷,内容包括当时科学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农业、矿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读书和见闻的笔记为基础写成,全书并无分类且较为杂乱。《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于记叙各种事物2万多项,摘录各种文献2千多种,使得当时许多珍贵的科学纪录流传下来,是古代极其少见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自然史》一书于公元77年写成,老普林尼死后由小普林尼出版。老普林尼在前言中说这本书是献给提图斯的。他的书不是为了“富丽词藻的爱好者”写的,而是为了实际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人写的,小普林尼称这部书是“像自然本身一样”题材广泛多样的学术著作。全书记叙近两万种物和事,其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括农业、手工业、医药卫生、交通运输、语言文字、物理化学、绘画雕刻等方面。第一卷是全书的前言,概略的说书的内容和所援引的资料。第二卷叙述天文,第三至六卷讲自然地理、历史地理和民族志,第七卷说的是人类学和生理学,第八到十一卷属于动物学,第十二至十九卷讲述植物学,第二十至二十七卷讲述药用植物,第二十八至三十二卷则为药用动物。第三十二至三十七卷涉及矿物学、冶金学、化学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叙述怎样在绘画和雕刻中利用不同的材料,并且花相当篇幅讲艺术发展的历史。

(三)在《自然史》的写作过程中老普林尼总共参考位罗马作家和位非罗马作家的著作,从部书中摘引了极其大量的材料,他按引的主要作者即有人。他的这部堪称百科全书的巨著是他多年勤奋读书的结晶,这部书为我们保存许多已经散失的古代资料,提供了解古代的物质利精神文明的丰富极料。第二卷中关于地震的记述,包括历史上比较大的地震,谈到地震的前兆、原因、后果以及如何预防等等。在农业方面普林尼不仅关心粮食作物的生产,而且也关心葡萄和橄榄的种植技术。他详细地记载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革情况,谈到罗马帝国时代出现的先进的带轮的耕犁和收割车。在车的前面安装有两把梳子形的切割刀,牛在后面推着车往前走,就能把麦粒切割下来。在自然史第八卷中记述四种葡萄压榨机,在后七卷中记载大量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处方,记述古代提炼黄金的方法。老普林尼在《自然史》第六卷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他还说到中国出产的钢很硬且质地很好。对于所引用的材料中老普林尼往往缺乏应有的批判态度,例如在第五卷中他记载非洲的一个部落,人们没有脑袋,口和眼睛都长在胸部。他的有些错误则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造成的,例如他说中国的丝是一种在树上结成的绒,采下来以后要经过漂洗、晾晒而成。当时没有罗马人到过中国,更谈不上曾有罗马人看到过丝的生产过程,因此他的书中出现这样的敷衍是可以理解的。

(四)老普林尼特别注意从对人是否有用的角度去考察他所记载的事物,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专门为人而创造的,甚至不同的革都是大地为了供人药用而生长的。他不时从斯多葛派的哲学观点出发,对自己所描述的事物发一通议论。例如他认为为了不使愿意离开人世的人遭受长期的折磨,大地提供能迅速致人死命的毒药。《自然史》一书中老普林尼新创许多术语和名词,从希腊语和其他语言中借用了许多词,丰富拉丁文的词汇,这对于后来拉丁文成为欧洲学术界通用的语言起了很大的作用。《自然史》一书在十七世纪以前的欧洲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最权威的著作,流传下来近份该书的古代抄本就说明他的传播和受重视的程度。年在意大利出版的尼科洛·列奥尼契诺著《关于普林尼的错误》一书,首次对《自然史》的权威性提出疑问,17世纪以后实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揭露普林尼书中的错误,尽管如此但普林尼的《自然史》仍然对于研究古代的自然科学、历史和语言都有巨大的意义。

(五)西班牙人科路美拉著有《农业论》12卷,讲述农牧技术和管理以及社会经济,这本著作对中世纪的庄园有很大影响。提比略时期的名医塞尔苏斯著有《医学大全》8卷,其中7—8卷记载许多手术且叙述详细。马可·奥勒留时期的名医盖伦任御医多年且著述颇多,盖伦使用猴类解剖以推测人类的身体结构,开创解剖学的先河。盖伦还提出“三灵气”说,即“活力灵气”、“自然灵气”、“灵魂灵气”,以解释人体的生理机制。盖伦的药物学著述介绍各种药材,大约有余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盖伦的学说被中世纪的西方奉为经典,并成为阿维森纳的主要参考资料,直到17世纪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著有《天文集》13卷,该书集古代希腊罗马天文学之大成。书中使用几何系统来描述天体运动,并有包括颗恒星的星图,在古代是极其完备的。另外书中还论及历法的推算,日月食的推算以及天文仪器的制作与使用等等。但由于托勒密信奉“地心说”,为了使这种理论成立他设计一种极其复杂的天体几何系统,以解决一些地心说的推算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使推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大致相近。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托勒密的学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学》17卷,其中对当时罗马人的“已知世界”描写详尽,内容包括欧洲各地以及西亚和北非,涉及各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书中还探讨环境对各地经济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城市的研究,在地理大发现以前该书是西方最为详尽的地理著作。(六)屋大维时期的史学家李维著有《罗马建城以来史》卷,现存36卷。叙述传说中的罗慕路斯建立罗马城至9年的历史,是西方史学的第一部通史。塔西陀著有《历史》12卷,主要叙述弗拉维王朝统治时期(69年-96年)的历史。塔西陀在政治上倾向于共和派,极度反对皇帝与专制统治。此外还有《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演说家对话录》和《编年史》等著作传世,均兼具极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苏维托尼乌斯生平资料主要来源于小普林尼的《书信集》,著有《罗马十二帝王传》,以传记形式叙写罗马帝国初期十二位君主,注重刻画奇闻异事,但史学严肃性不足。阿庇安著有《罗马史》,上始于罗马王政时代,下止于2世纪初图拉真皇帝时期,涵盖近年的历史。尼科米底亚的阿里安著有《亚历山大远征记》,是现存最为详尽的亚历山大大帝传记作品。安条克人阿米阿努斯·马塞里努斯著有《晚期罗马帝国史》,叙述96年安敦尼王朝之始至年皇帝瓦伦斯败亡的历史。该书现存后18卷,即第14-31卷,记载年-年的罗马帝国史。前13卷基本上是对现存其它史籍的摘抄,而后18卷主要都是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历史,因此内容翔实、文笔生动,是有关古典时代晚期和民族大迁徙早期最重要的原始史籍。又因为作者是经验丰富的职业军官,所以书中的战争描写特别出色,被公认为自恺撒之后最佳的古典军事史作品。二世纪的法学家盖约著有《法学阶梯》,三世纪法学家编成《格列哥里安法典》和《赫尔莫格尼安法典》,保存大量皇帝的敕令和法令,罗马法对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定有深远影响。

塔西陀皇帝

(七)圆形竞技场又称罗马大竞技场、罗马斗兽场,建于弗拉维王朝时期。有3层拱门,可容纳数万人,是举行角斗表演的地方。修有复杂的地下设施供角斗表演使用,甚至可以灌水来进行海战表演。凯旋门也发源于罗马,是为皇帝凯旋而建。罗马古城中现存有三座凯旋门,一座为提图斯于71年所建,一座为塞维鲁于年所建,一座为君士坦丁大帝于年所建,上有精美浮雕。斗兽场由韦斯帕芗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在其儿子提图斯在位期间建成,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斗兽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宫”原址之上,这个宫殿在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烧毁。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野兽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为期天的庆祝活动,宰杀0只牲畜。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所谓的圆形剧场,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罗马斗兽场就是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一个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米、短轴米、周长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看台约有60排,分为五个区,最下面前排是贵宾(如元老、长官、祭司等)区,第二层供贵族使用,第三区是给富人使用的,第四区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后一区则是给底层妇女使用。越穷的人坐得越高,全部是站席。在观众席上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篷,这是用来遮阳的。而且天篷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层柱廊的水手们像控制风帆那样操控。

圆形竞技场

(八)屋大维时期的诗人维吉尔早期著有作品《牧歌》10篇,主要是歌咏田园生活。前29年维吉尔发表《田园诗》4卷(又译《农事诗》),主要谈论农事生产,也歌咏田园风光。第一卷论种庄稼,第二卷论种果树,第三卷论养牲畜,第四卷论养蜜蜂。晚年著有史诗《埃涅阿斯纪》(又译《伊尼阿特》)12卷,叙写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埃涅阿斯逃出特洛伊,来到意大利并称王的故事。诗人贺拉斯著有《赞歌》,为屋大维歌功颂德。奥维德以情诗闻名,成名之作为《恋歌》3卷49首,是一部情诗集。又著有《淑女书简》21篇,系奥维德取材神话故事,以爱情故事中女主角的口吻所写的情书。奥维德所著的《爱经》,由于违反屋大维“澄清风俗”的政策,作者本人被判处流放黑海地区。奥维德的代表作为长诗《变形记》,大约作于流放时期,改写许多神话传说,其特点是情节多变、想像奇特,长于心理描写。新斯多葛派哲学在帝国时期盛行,主要哲学家有塞涅卡和皇帝马可·奥勒留,宣扬宿命论和禁欲主义。塞涅卡是尼禄皇帝的老师,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将人引向德性,主张抑制欲望追求道德,然而塞涅卡本人却言行不一、大肆敛财。马可·奥勒留皇帝著有《沉思录》,主张忍耐克制。三世纪危机后新柏拉图主义集中当时的神秘主义,代表人物有普罗提诺和普罗克洛,他们称神为世界本源,是绝对无限的存在,且不可认识;而人的肉体是罪恶的本源,人必须要摆脱肉体方能与神交往才获得真理,这便是“人神合一”的学说。基督教方面出现被称为“教父神学”的初始神学,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著有《论上帝之城》、《忏悔录》等,将新柏拉图主义融入基督教教义中。教父哲学以哲学论证很多现今的基本教义,主要的有神论、三位一体论、创世论、原罪论、救赎论和天国论等等。

罗马斗兽场

(一)罗马斗兽场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又译为罗马角斗场、科洛西姆竞技场,是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罗马斗兽场建于72-80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长轴长约为米、短轴长约为米、圆周长约米、围墙高约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的观众。罗马人的生活是依赖于他们的阶级结构,罗马人被分成三个部落。人们最初分为两个等级,小统治阶级的贵族被称为贵族,下层阶级被称为庶民,骑士是贵族中最底层。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即拱券支撑起来的走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9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年在斗兽场就曾这样将水引入表演区形成一个湖,表演海战的场面来庆祝罗马建成年。

(二)罗马斗兽场是在72年,罗马皇帝韦帕芗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而强迫沦为奴隶的八万犹太和阿拉伯俘虏修建而成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将俘虏来的奴隶卖给当地的罗马人获得巨大的收入,从而得以支持斗兽场建造的庞大支出,而真正建造这座建筑的人更多是拥有相当技艺的建筑师和有专业知识的工人。围墙共分四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塔司干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科林斯壁柱式,也就是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种柱式。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0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游氓们看角斗而造。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个奇迹。斗兽场平面式长圆形的,相当于两个古罗马剧场的观众席相对合一。斗兽场长轴m、短轴m,中央的“表演区”长轴86m、短轴54m。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并分为五区,前面一区是荣誉席,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的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荣誉席比“表演区”高5m多,下层观众席位和骑士席位之间也有6m多的高差,社会上层的安全措施很严密。最上一层观众席背靠着外立面的墙,观众席总的升起坡度接近62度,观览条件很好。

(三)罗马斗兽场由弗拉维王朝的三个皇帝建造,它的建造是这个新王朝的家族为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地位而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一部分。韦帕芗(69—79年在位)是这个王朝的缔造者,他的出身并不高贵,在尼禄自杀后的一年中罗马又经历三个短命皇帝(伽尔巴、奥托、维泰里乌斯)的失败的统治,韦帕芗随后坐上皇位。那时尼禄并未被遗忘,他所吞噬的广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经激起民愤,因此当韦斯帕西恩决定填平那属于尼禄的豪华金色宫殿的人工湖将其变成公共娱乐场所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这个用石头建起的罗马斗兽场长米、宽米、高57米,由10万立方米石灰华(采自提维里附近的采石场,通过一条特殊的马路运至罗马)构成,它是罗马最大的环形竞技场,吨的铁被用来制造将石头连接起来的抓钩。从外部看这座罗马斗兽场由一系列3层的环形拱廊组成,最高的第4层是顶阁。这3层拱廊中的石柱根据经典的标准分别设计,由地面开始多利安式样、爱奥尼亚式样和科林斯式样。在第4层的房檐下面排列着个中空的突出部分,它们是用来安插木棍以支撑“天幕”的,天幕是露天剧场的遮阳帆布,皇家舰队的水兵们负责把它撑起以帮助观众避暑、避雨和防寒,这样一来大斗兽场便成为一座1世纪的透明园顶竞技场。

(四)罗马斗兽场能容纳的观众大约九万余人,共有3层座位,分别是下层、中层和上层。顶层还有一个只能站着的看台,这是给地位最低下的社会成员准备的,例如女人、奴隶和穷人。但即使在其他层的座位也是按照社会地位和职业状况安排的,皇室成员和守望圣火的贞女们拥有的、特殊的包厢,身着白色红边长袍的元老们坐在同一层的“唱诗席”中,然后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职业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学者和教师以及国外的高僧等。观众们从第一层的80个拱门入口处进入罗马斗兽场,另有个出口遍布于每一层的各级座位。在被称为吐口的地方中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涌进和涌出,混乱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够被快速的疏散,据说这里只需十分钟就可以被清空。

(五)角斗是斗兽场的主要节目,也是一天中娱乐的高峰,当时还出现专门培训角斗士的角斗学校。由斗兽场来为4所角斗学校提供资金,这4所学校可以容纳名角斗士。实际上这些角斗学校不过是训练营和监狱的组合体,因为绝大多数的角斗士都是来自罗马帝国各个地方的奴隶和俘虏,他们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力,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对于罗马贵族来说最残酷的格斗毫无疑问也是他们最为激动的,打斗者带有戟或短剑,大部分斗士都是奴隶和犯人,也有为了挣钱而自愿前来格斗的,他们都受过专门训练。格斗分许多种,最有名的是决斗,这种决斗的一方是持三叉戟和网的角斗士,对手是带刀和盾的罗马武士,带网的角斗士要用网缠住对手再用三叉戟把他杀死。另一角斗士带着头盔、手持短剑盾牌,拼命追赶想战胜他的对手。最后失败的一方要恳求看台上的人大发慈悲,这些观众们决定着他的命运,假如他们挥舞着手巾时他就能被免死,假如这些人手掌向下时那就意味着要他死。

(六)位于罗马中心的壮观的斗兽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斗兽场的建筑设计并不落后于现代的美学观点,而事实上大在年后的今天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一些古罗马斗兽场的设计风格。当时在这里发生的人与兽之间的残酷格斗和搏杀,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作壁上观的观众带来一些原始而又野蛮的快感。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其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约9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

(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长达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和罗马城的象征,是罗马古迹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当今世界八大名胜之一。斗兽场又名竞技场,也有人称它为露天大剧场。称它为斗兽场是因为这里曾是古罗马角斗士与猛兽搏斗、厮杀以博取皇帝、王公、贵族一笑的地方,称之为竞技场是因为场中可以竞技、比赛、歌舞和阅兵。斗兽场的全称叫“科洛塞奥大斗兽场”,“科洛塞奥”出意大利文,为“高大”、“巨大”之意。当年这里是罗马皇帝尼禄的御花园,斗兽场建在一个小湖之中,罗马人因为湖边建有高英尺的尼禄镀金铜像而叫它巨大金像,斗兽场因此而得名“科洛塞奥”。从建筑时间来看罗马斗兽场历史悠久,它是欧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的最古老、最宏伟的斗兽场、竞技场,斗兽场建于古罗马弗拉维王朝。公元72年韦帕芗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修建,由他的儿子提图斯揭幕。公元80年落成,工程历时8年,公元3世纪和5世纪重新修缮。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大兴土木,斗兽场的许多石块被挖去建造宫殿和教堂,此后又经过多次修整才使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建筑得以保留至今。斗兽场从始建至如今已有近年的历史,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为期天的庆祝典礼。

(八)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头猛兽与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天,直到这头猛兽和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当年古罗马著名的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就是一名角斗士,他最初率领78个角斗士起义,很快发展到9多万人,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这次奴隶起义给罗马奴隶制沉重的打击,马克思曾赞誉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位于斗兽场西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加以设计、构建的。这座凯旋门是在公元年,为了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在城北米尔维奥桥击败马克森提而建立。凯旋门为三拱式,其门高21米、宽度超过25米,中拱高而大且侧拱矮而小,均以哥林多式石柱作为框饰,同时还将以前古罗马纪念门上的雕像和浅浮雕装饰在此门上。在靠近拱门的路基上可以看到一个圆圈,据说这里曾有一个建于公元1世纪的名叫麦达苏丹特的锥形喷泉。

古罗马文学

(一)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共和时代、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8世纪,在古罗马人生活的伊特鲁利亚以南、台伯河以西地区包含文艺活动的拉丁朱庇特庆祭节,其设立应该不迟于前7世纪。受伊特鲁利亚文明的影响,包括罗马人在内的拉丁人逐渐形成自己的乡土文化。古罗马的文化主要是继承希腊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希腊化时期罗马就输入许多希腊作品,加以翻译和摹仿。在前年罗马灭亡希腊后更是将全部希腊神话、诗歌和戏剧据为己有,找了许多从希腊俘虏来的奴隶来做家庭教师,让他们编剧作诗并研究各种科学,这使得古罗马文学染上浓厚的希腊色彩。同希腊文化接触后许多罗马的神祇便同希腊的神祇结合起来,如罗马人信奉的主神朱庇特便等同于希腊的宙斯,他的妻子朱诺则等同于赫拉,至于太阳神阿波罗和文艺女神缪斯等则直接进入罗马神话,连名字都没有变。古罗马文学也并非全是古希腊文学的仿造品,因为它毕竟是罗马社会的产物,其采用的语言是拉丁语。在西方学术界古罗马文学被认为是广义的拉丁文学的一部分。与古希腊海洋民族不同的是古罗马属于内陆民族,主要以耕牧方式生存,具有上古农民和牧民粗鄙、蒙昧、淳朴的特点。建国之后的古罗马崇尚武力,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其文学具有更强的理性精神和集体意识,具有庄严崇高的气质,却也缺少希腊文学生动活泼的灵气和无拘无束的儿童式的天真烂漫。古罗马文学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

(二)古罗马居民为拉丁人,平时交流用语为拉丁语。在成分复杂的古意大利居民中古罗马的文化发展较快,它经过公元前5至4世纪的扩张,统一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同时吸收这些部族文化中不少有益的成分。罗马北方的伊特鲁里亚人的文化发展远较罗马人为早,古希腊人早在前8世纪即开始向意大利半岛南端和西西里岛移民,因此早期罗马文化同时保存着伊特鲁里亚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痕迹。这一时期的文学没有留下直接的文字资料,只是后代作家(如老卡托、瓦罗、西塞罗、李维乌斯等)述说和称引保留一些早期的材料。罗马文学中首先发展的是诗歌,它以口头创作为主且形式多样,包括每年3月祭祀战神的踊者之歌及其他宗教颂歌、咒文,纺织、划桨、摘葡萄等各种劳动的伴唱歌曲。殡葬时的挽歌取材于罗马历史传说的宴会歌和各种嘲讽短诗等,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同民间诗歌内容相适应的诗体,常用诗体为用罗马最古老的神的名字命名的萨图尔努斯诗体。古罗马戏剧萌芽于农村丰收节庆,每年12月举行的萨图尔努斯节是罗马人的传统节日,在葡萄栽植或收获季节时罗马人也举行庆祝,节庆期间流行的菲斯刻尼调的即兴诗歌对唱包含有戏剧的萌芽成分。前4世纪中叶伊特鲁里亚人的歌舞传入罗马,产生一种同菲斯刻尼表演类似但更为复杂的杂戏,这是一种包括对话、唱歌、音乐、舞蹈的滑稽表演。

(三)前年出现的阿特拉笑剧,标志着罗马民间戏剧发展的新阶段,它是罗马人向意大利半岛中部扩张期间从坎帕尼亚的奥斯克人那里摹仿来的,用来讽刺乡村生活中某些滑稽可笑的事情,主要角色有丑角、饶舌者、老头、驼背。阿特拉笑剧起初由青年业余表演,后来才出现职业演员,表演内容随之扩大,人物形象也逐渐丰富。古罗马还流行过一种拟剧,是罗马人从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希腊人那里吸收过来的。古罗马的民间戏剧表演为后来罗马戏剧,特别是喜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罗马散文也在这一时期萌芽,起初主要是政府文告,如史官每年关于战争、凯旋、瘟疫、日月蚀等重大事件的记载以及后来失传的十二铜表法等。共和制为演说术的发展提供条件,据西塞罗称克劳狄乌斯·克库斯于前年在元老院发表的演说辞曾经以书面形式流传,这标志着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的过渡,此外克劳狄乌斯还曾编过诗体的道德箴言集。

(四)共和时代时间为前年-前30年,期间古罗马文学的正式形成与一位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的叫做利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的希腊人密切相关,他是古罗马文学的奠基人,翻译荷马史诗《奥德赛》和大量古希腊抒情诗。利维乌斯的功绩主要在于把古希腊文学中的某些精品介绍给缺少书面文学传统的罗马人,把古希腊文学的某些主要形式移栽到了缺少骨干文学类型的古罗马。早期的古罗马诗人中颇多全能型作家,诗人埃纽斯不仅改写和创作过悲剧,而且还写过戏剧和4至6卷讽刺诗。他的史诗《编年史》追溯罗马的历史始于埃涅阿斯的经历,止于作者生活年代的战争,洋洋18卷篇幅,仅剩不到行传世。从文学史角度看《编年史》摒弃古老的神农格,采纳荷马史诗所用的六步音长短短格,但在风格上有明显的模仿荷马的痕迹。埃纽斯对古罗马文学影响深远在西塞罗、卢克莱修和维吉尔上都曾受其影响,于是他被尊为“古罗马文学之父”。普劳图斯精通古希腊文,是共和时代最著名的剧作家。相传普劳图斯著有戏剧部,但据考证仅有21部出自他的手笔,其他均系后人伪作。他的喜剧主要以希腊新喜剧作家米南德的风俗喜剧为蓝本改作,讽刺罗马社会的腐化风习,主要作品包括《孪生兄弟》、《俘虏》、《商人》、《驴》、《蝗虫》等。泰伦提乌斯生于迦太基,本是奴隶但后来获释。他一生共写过六部喜剧,包括《婆母》、《两兄弟》等代表作品都是从古希腊新喜剧改编或翻译过来的。其喜剧结构严谨、语言文雅但欠生动,人物内心矛盾刻画细腻,人物形象自然。他的喜剧不如普劳图斯的滑稽有趣,在当时仅受到有教养的观众喜爱。泰伦斯对后世的喜剧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法国的莫里哀、英国的斯梯尔和谢里丹都曾模仿过他的作品。

(五)“黄金时代”(前年-17年)即拉丁语和广义的拉丁文学(包括修辞、历史和哲学)发展史上的古典或辉煌时期,涵盖两位著名人物的活动年代,即“西塞罗时期”(前70-前30)和“奥古斯都时期”(前31-14)。这一时期的罗马进入大规模扩张阶段,并于公元前27年结束共和制政体建立帝国。罗马帝国在屋大维治下(前31-14年)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拉丁语文学和艺术也出现空前的繁荣。屋大维统治时期采取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得一度动荡的古罗马社会呈现出和平稳定的景象。屋大维本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笼络文人墨客为自己的文化政策服务,这一时期的大文豪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都曾是他的御用作家。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缺乏共和时代的哲学探索精神和政治辩论热情,而更多的肯定现存秩序所带来的和平生活和强大国力,文学风格也不及前一时期遒劲豪放,但技巧却更趋成熟,追求形式的完美。古罗马的散文发源于加图的演说文,繁荣于“黄金时代”,即共和国末期和屋大维执政时期。这一时期罗马的政治斗争、阶级矛盾异常激烈,统治阶级的法律体系已经开始形成,这就使得许多政治家热心于雄辩术的研究,致使散文这一文体得以迅速发展。

(六)西塞罗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散文家,他年少时曾学习哲学和法律,并做过一段时间律师。43岁进入政界任执政官,后任西西里总督。内战时期他追随庞培反对恺撒,维护贵族元老派的立场,后来在政治倾轧中被刺杀。西塞罗的主要散文成就是演说词和书信,他的书信现存约封,主要包括《致阿提库斯书》16卷、《致友人书》16卷。这些书信反映共和国末期的社会生活,描绘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风格接近口语。其演说词传世58篇,分为法庭演说和政治演说两类。西塞罗的散文注重材料的程序组织、句法考究、词汇丰富、段落对称、音调铿锵,被成为“西塞罗句法”,他的演说具有很强的鼓动力量,有时甚至不惜用侮蔑和歪曲事实的手段来感染观众的情绪。西塞罗对拉丁语散文的贡献非常之大,他确立拉丁语文学语言“准确、流畅、清新、雄浑”的原则,其散文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欧洲诸民族散文的楷模。他的政敌恺撒甚至曾公然称赞他:“你的功绩高于军事将领,扩大知识领域比之于扩大罗马帝国的版图,在意义上更为可贵。”恺撒是奥古斯都的养父,古罗马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独裁者,于前44年被共和派刺杀。他在散文上的贡献主要包括历史著作《高卢战记》七卷和回忆他和庞培之间战争的《内战记》三卷,其散文语言简洁凝练、朴实无华,体现和西塞罗迥异的风格,此外历史学家萨卢斯特和李维也发展拉丁语文体。

(七)卢克莱修生于共和国末期,唯一的传世之作《物性论》(一译《论自然》)共六卷,每卷千余行,是一部哲理诗。全诗着重阐述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表示物质不灭、凡人不必惧怕死亡的生活观。卢克莱修是古罗马文学史上著名的智者,维吉尔曾称羡慕他知晓事物的起因,是个“幸福的人”。卡图鲁斯生于意大利北部维罗那一个富有的家庭,经常出入罗马上流社会,是黄金时代成就最高的抒情诗人。他是坚定不移的共和派,曾公然反对过恺撒,曾创作过许多辛辣的讽刺短诗。卡图鲁斯的诗作现存首,他善用警句式的语言表达浓郁热烈、复杂微妙的感情,他的抒情诗对后世欧洲许多伟大诗人都产生过影响。贺拉斯出生于拍卖商家庭,是和卡图鲁斯齐名的抒情诗人。他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通晓拉丁语和希腊语,能诵荷马史诗原文,并到雅典学过哲学。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长短句集》17首和《闲谈集》18首,前者表明作者反对内战,幻想黄金时代到来的思想,后者则讽刺罗马社会的恶习,但贺拉斯最著名的作品是后期的《歌集》(一译《颂歌集》)和《诗艺》。贺拉斯的抒情诗改造希腊抒情诗的格律,其构思巧妙、语言优美、优雅庄重,以有意、爱情、诗艺为题,融哲理和感情于一路,不少人竞相模仿。《诗艺》则是古罗马时期文艺理论上的最高成就,被古典主义文学视为经典。

(八)维吉尔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其史诗《埃涅阿斯纪》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维吉尔出生于农民家庭,其抒情诗充满浪漫的田园风光,代表作品包括《牧歌》和《农事诗》。《牧歌》十首写于公元前42年到前37年,采用牧羊人对歌和独歌的形式,抒发牧羊人的爱情,描绘田园风光,表现乡村乐趣。《农事诗》四卷据说是按照奥古斯都的医院,模仿赫西俄德的《农作与时日》而作,全诗分别写农业、园艺、序幕和养蜂,赋予生产劳动以诗意,表现独立小农的情趣。然而维吉尔成就最高的作品却是史诗《埃涅阿斯纪》,全诗计12卷,长达近万行,是遵照奥古斯都的旨意创作出来的。史诗讲述特洛伊王和女神维纳斯所生之子埃涅阿斯到意大利建立新王朝的故事,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和罗马的光荣。诗人把埃涅阿斯写成恺撒和屋大维的祖先,因而肯定屋大维的“神统”。维吉尔在创作《埃涅阿斯纪》的时候虽有意摹仿荷马史诗,但全诗强调使命感、责任感,洋溢着严肃、哀婉和悲天悯人的情调,是典型的罗马风格。在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上《埃涅阿斯纪》虽辞藻华丽但行文略显呆板,但是维吉尔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丁认为维吉尔最有智慧、最了解人类,因而在《神曲》中让他作为地狱和炼狱的向导,斯宾塞的《仙后》和弥尔顿的《失乐园》也有模仿《埃涅阿斯纪》的痕迹。

(九)黄金时代的另一位伟大的作家是奥维德年轻时曾在罗马学习修辞,不过成年以后他却并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成为诉讼师,而是成为一位诗人。他的代表诗作包括《爱情诗》49首以及《爱艺》和《古代名媛》,然而奥维德最著名的作品则是神话诗《变形记》,以史诗格律写成,包括个神话故事,集希腊、罗马神话之大成,为后世文学家提供重要的材料和创作灵感。《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故事集都在框架上模仿《变形记》,此外但丁、莎士比亚、蒙田、莫里哀、歌德等大文豪的创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的影响。黄金时代的抒情诗人还包括普洛佩提乌斯和提布鲁斯,前者以抒写感情细腻的爱情诗而著称,而后者则擅长描写淳朴的田园风光。

(十)屋大维死后的一百年间称罗马文学的“白银时代”(17年-年),这一时期罗马在政治上不断衰弱,内部矛盾日趋激烈。其文学发展的特点是宫廷趣味日趋浓厚,崇尚文风的花哨和滥用修辞,使得文体显得逼挤、臃肿。这一特点在2世纪前半叶达到高潮,贵族青年以公开朗诵空洞无物的诗歌为时髦,文学更成为少数人的消遣,白银时代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是反映奴隶主下层思想的讽刺文学和反映旧共和派不满情绪的作品。卢肯是白银时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创作继《埃涅阿斯纪》之后最优秀的史诗《法萨利亚》。马提阿利是这一时代最优秀的碑铭体诗人,主要诗作是《碑铭体诗集》(一译《警句诗集》)12卷,余首。其风格短小精悍、含蓄突兀,富于机智和幽默。朱文纳尔以讽刺诗著称,他长于借古喻今,诗风严峻而尖锐。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年代,朱文纳尔的作品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席勒、雨果和别林斯基都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在抒情诗方面斯泰提乌斯几乎是唯一有成就的诗人,擅长描写有闲阶层生活情趣。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受斯多葛哲学影响,精于修辞和哲学,并曾担任过著名暴君尼禄的老师。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宣传同情、仁爱。他一生共写过9部悲剧和1部讽刺剧,多半取材自希腊悲剧。其作品风格崇高严肃,夹杂大量的道德说教,使得其笔下的对话和人物都缺乏真实感。其代表作是悲剧《特洛伊妇女》,塞内卡晚年因参加元老院贵族反对尼禄统治而被尼禄赐死。

(十一)这里的“散文”并非现代文学上所讲的狭义上的散文,而是泛指拉丁语文学中的“散文体”且和诗体相对,包括散文、小说、传记文学和编年史等。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欧洲文学史上“小说”这一体裁就诞生于古罗马时期,特隆纽斯的《萨蒂里卡》是传奇式小说,现存两章残篇,广泛记录意大利南部半希腊化城市流行的享乐生活。书中人物语言符合方言特点,文笔典雅、机智风趣。尽管其形式和传统意义的小说还存在差别,但学术界还是倾向于将它看作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流浪汉小说。然而公认的“小说之父”却是阿普列尤斯,他出生于北非的军官家庭,曾漫游各地研究过哲学和幻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金驴记》,用自叙形式写成,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产生深远影响的长篇小说。在编年史和传记文学方面代表人物包括塔西佗、普鲁塔克和苏维托尼乌斯,塔西佗是共和贵族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主要著作包括《历史》和《编年史》。这两部著作虽然都是历史著作却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其历史观源于个人创造历史,其中对历代帝王将相的实录描写非常真实且具感染力。普鲁塔克的代表作品是《希腊、罗马名人传》,记载从半神话人物一直到1世纪的罗马皇帝的生平,莎士比亚、歌德等人均曾从中取材创作。但这部著作在史实上有诸多失真的地方,从19世纪之后影响力逐渐减弱。苏维托尼乌斯著有《罗马十二帝王传》,记述罗马社会及自恺撒到图密善共12个皇帝的概况,行文朴实流畅,是古罗马文学中难得的不事辞藻的作品。此外他还著有《名人传》,后世对古罗马文学家的生平的了解几乎都出自此书。

(十二)帝国后期文学在3世纪~5世纪期间,是罗马文学的衰落时期。从2世纪下半叶起罗马国家已开始显露出明显的政治、经济危机,3世纪的文学明显衰落,只有涅墨西安的狩猎诗和牧歌比较出色。他的诗模仿维吉尔的《牧歌》,表现对朴素生活和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年帝都东迁,政治重心东移。基督教成为国教后基督教文学在4世纪~5世纪迅速发展,把世俗文学排挤到第二位。在基督教作家中拉克坦提乌斯文笔纯净,被誉为基督教的西塞罗。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基洛尼姆斯曾经将《圣经》译成拉丁文,成为后世定本,他对古典拉丁作品的研究为后代提供一些有用的材料。西多尼乌斯的诗歌和书信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基督教作家的作品由于受到内容的限制,艺术价值一般都不高。世俗文学虽然受到教会的压抑和排挤,但仍保留有一定的市场和影响。古典拉丁语继续在上流社会流行,语法修辞学校里继续阅读古典拉丁作品,不少基督教作家在创作中经常采用传统的修辞手法和诗歌技巧。4世纪末帝国正式分为东西两部分,意大利重新成为西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宫廷文学盛行,诗歌创作以短诗为主,克劳狄安和那马提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人。4世纪~5世纪的散文受小普林尼和斯维托尼乌斯的风格的影响比较大,阿米阿努斯是罗马最后一位历史散文作家,他续写塔西佗的历史。散文发展的另一方向是翻译或改写希腊晚期小说,如《亚历山大的功勋》、《狄克提斯》、《达勒斯》等。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时只有少数古典作家的作品继续流传。直到文艺复兴后古罗马文学作品才重新被人传诵,在思想和艺术技巧方面对后代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不小影响。

#世界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9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