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寂静,以碰触灵魂。HarborHouseLifeID:harborhouse-life面对喧闹的都市环境,想找一处绝对安静自然的地方实属不易,于是出现了一份特别的工作——自然录音师,致力于收集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声音。/自然录音师俄勒冈沿海的热带雨林、科隆的雷暴、苏格兰的小河、日本寺庙上的水滴、黄石公园冒泡的泥潭……你能想象到的声音,都会有。不过这样一份工作现在却越来越不好做了,因为很难再找到一处地方,可以保持15分钟收录纯自然的声音,寂静在自然中越来越难寻。噪音也是自然杀手,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霍河雨林深处,一块鸡蛋大小的红石正匍匐在一根倒下的粗大原木上。/躺在雨林中的一块红石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寂静之石,因为石头所在的这一平米,是“寂静保护区”。声音生态学家GordonHempton在10年前放置了这颗小石头,并且每年都会过来监测声音,保护这方寂静。/监测红石周围的噪音情况Gordon会监测周围入侵或可能入侵的噪音,记录下时间、分贝、来源,然后联系相关噪音的制造者,向他们宣讲寂静在这个时代的稀缺品质,并附送一张记录大自然被噪音入侵前后状况的CD,恳请他们自我约束。/录制纯粹大自然的声音在他的努力下,已经有十多家美国企业迁址,两家航空公司改变飞行航线,绕离原始森林区。Gordon认为保护寂静其实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一环,因为高速公路的噪音,鸣禽被迫调高了用于沟通的音调,在加拿大,天然气管道的噪音使灶鸟交配成功率降低了30%。/自然中显得突兀的管道他还提到了中国“长江女神”白鳍豚的灭绝,普遍认为是过度渔捞、兴建水坝是其灭绝的罪魁祸首。但Gordon认为,船运交通的声音侵害才是元凶。因为海豚运用声音觅食,常以刺耳的高频声音震昏猎物,而船运噪音干扰了白鳍豚的声呐系统。/“长江女神”白鳍豚保护一平方英寸土地的宁静,就能减少一千平方英里内的噪音污染,就能保护整片区域的自然生态,这是Gordon一再宣扬的观点。寂静并不是完全无声而在保护寂静的过程中。Gordon逐渐成为了一名自然录音师,他对自然界中的一切声音都有近乎痴迷的热爱。“当我们聆听寂静时,听到的不是万物不存在,而是万物俱存。”一草一木皆有其声。/一草一木皆有其声位于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里亚尔托海滩是Gordon最易抵达的心仪之地,他已经造访了数百次。海滩上横卧着上千根浮木,Gordon把他们称为大自然的小提琴。/海滩上的浮木当涨潮的时候,海水穿过浮木的声音,就像在弹奏一首曲子。“我录过根浮木的声音,每一根都是独一无二、美妙绝伦的。”/每根浮木都有独一无二的声音在他耳朵里,那些躺在溪流里的石头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吟唱,高高低低纵横排列并非完全随机,“而像乐谱一般”。最大的石头发出强劲的中音,较小的石头半埋在河床里,发出尖锐的高音。有时,他甚至会悄悄移动石头,改变溪流的乐章,然后去聆听旋律的变化。/每一颗石头都能影响最终的音效Gordon一直在世界各地录制大自然的声音,他的声音图书馆收藏了超过GB。他录制的声音其中有蝴蝶的振翅声、瀑布的轰鸣、群鸟的鸣啭,也有草原幼狼低柔的咕叫,或者一片漂浮的树叶发出的细微声响。06:09ForestNatureSoundsGordon还凭借为PBS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消失的黎明大合唱》,获得了艾美奖声音暨音响类个人成就奖。长年野外录音生活让Gordon成了独来独往的夜行动物,他选择在夜晚录制纯粹的自然之音。夜晚,万籁俱寂,眼睛在黑暗中失去方向,听力会变得格外敏锐。/没有视觉的影响,将听力发挥到极致确定好地方后,他会用白色胶带做出记号,再在破晓前赶回,戴着头灯,小心翼翼地安置好设备,之后伏在旁边静候黎明的降临。日出瞬间在他看来是一天中最为完美的录音时刻,自然录音师最重要的品质是耐心。/自然录音师最需要的就是耐心一次,为了录到美国西部野云雀的叫声,他在华盛顿州Willapa海湾的一片小树林里录了6个星期。保护区不允许扎营过夜,Gordon每天凌晨两点,他摸黑划一条独木船上岛,骑着山地自行车翻过一座小山,然后把车留在树林外,步行20分钟来到事先找好的录音地点。在漫长的黑暗等待中,一直陪伴汉普顿的是弗里茨。弗里茨长得并不可爱,是一个面无表情的深灰色塑料人头,眉骨上还分布着年头已久的墨绿色斑纹。但这台双耳麦克风诺依曼KU-81i录音机是Gordon的爱将,因为它拥有最接近人耳的性能,能够逼真地录制和重现各种自然声。/弗里茨,KU-81i录音机不过最近这组最佳搭档的配合却不怎么有效了,他们很难找到一处不会被打扰的录音场所。“安静地方的灭绝速度,远比物种的灭绝速度来得快。”/安静灭绝的太快了年,他刚开始录制自然之声时,光是在华盛顿州,就曾找到21个无噪音间隔期。在15分钟以上的地方,而现在仅剩3个还在他的名单上。/能连续安静15分钟的地方少了很多经常在录制的时候会有工厂工作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或者是飞机飞过的声音。但就是这样一个以获取声音为乐的人,却两次遭遇耳疾的困扰,他的右耳有80%的听力,左耳只有25%。/收到耳疾困扰的自然录音师当他从只有个居民的故乡小镇乔伊斯搬到人口百万的西雅图,导致精神紧张,免疫系统失衡,对很多东西严重过敏,包括声音。听惯了大自然里的声音,城市的噪音让他非常不适应,而一直在城市中的人体会不到影响。生命需要寂静,以碰触灵魂。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