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尊重儿童天性,还给孩子童年人民资讯

发布时间:2023/5/9 18:24:45   

「本文来源:团结报」

刘桂芝

“救救孩子”,是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发出的震撼人心的话。这句话,让一个关爱儿童、重视儿童教育的鲁迅跃然纸上。

最早接触到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源于《风筝》这篇课文。那是年秋季之前我们使用的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文中,鲁迅回忆他小的时候,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而弟弟特别喜欢风筝,他却不许放,认为弟弟痴迷于风筝是笑柄,是可鄙的。一次他看到弟弟做的风筝骨架,便把它折断了。成年后他看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句话时,方觉得自己做错了。当他向弟弟讲起此事时,弟弟却忘记了。这使他感觉特别自责。纵观《风筝》全文,字里行间透射出鲁迅的儿童教育理念。他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赞同并支持他们玩游戏,玩玩具。

最近看《朝花夕拾》,对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一共收录了他10篇回忆性文章。从《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中,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可窥见一二。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这样写道:“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这段话是鲁迅当时真实的心理描写,本真而富有童趣,充分印证了那句话: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我看来,孩子玩玩具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锻炼、成长的过程。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会一边玩玩具一边对着玩具自言自语,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觉得好笑,因为孩子的大脑处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之中,他在想象、在创造、在表达。玩具,其实就是孩子的玩伴。所以,让孩子玩健康、安全、有益的玩具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应该的、必须的。想想,如果鲁迅家人因为知道鲁迅盼红包是为了买玩具,便吼道:“买那些无用的玩具干什么?”而后为了不让他买玩具就不给他压岁钱了,不知会招来怎样的后果呢。

在《五猖会》一文中,鲁迅再次写到玩具在孩子心中的重要地位。“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做‘吹嘟嘟’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这个叫“吹嘟嘟”的玩具制作是那么粗糙,声音也不好听,甚至是刺耳的,然而在小小的鲁迅那里却是好玩的,一玩就是两三天呢。读着这些句子,我似乎看到他边走边吹、自得其乐的样子,看到他因为有了一个新玩具而心生喜悦的得意样。我想,如果哪个人弄坏了他的“吹嘟嘟”,说不定他会像知道长妈妈谋害他的隐鼠一样心生怨恨吧。

关于那只小隐鼠,在《狗·猫·鼠》一文中有很多描写:“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着,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看见”。从“常在”“也不见”“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的文字中,可看到小鲁迅对隐鼠喜爱至极。由此看来,这只隐鼠大概就是小鲁迅的活玩具了。在阿长给小鲁迅讲了很多故事后,他对长妈妈充满了“特别的敬意”,但当他知道隐鼠是死在长妈妈脚下时,便认为她是在谋害隐鼠,因而“极严重的诘问后,而且当面叫她阿长”,那种敬意也“完全消失”了。由此可看出,一只小小的隐鼠,在大人们眼里毫无作用的隐鼠,在小鲁迅的心中位置有多重要啊。

如何看待孩子的玩呢?在《五猖会》一文中,鲁迅写了自己那时7岁,正兴高采烈准备乘船去看期待已久的五猖会,然而在即将上船时,父亲却要他背诵二三十行的《鉴略》,并且“背不出就不准看会”,他只好硬着头皮读啊背呀,虽然一字也不懂,也坚持“读下去,记住它”。当“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时,便“走进父亲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虽然工人们非常开心地将他高高抱起,然而他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一向爱吃的点心,终于看到的五猖会的热闹场景,却都觉得“没有什么大意思”。在文末,鲁迅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多么无奈,多么刻骨铭心!

是啊,背诵《鉴略》不能等到看五猖会回来再背吗?给孩子放一天假,让他开开心心看戏又何妨?看戏的本身,表面看似在玩,而实质上不也是一次实践吗?不也是一次学习吗?更别说结果了——鲁迅在成年后说,当时背下来的《鉴略》,也颇为遗憾地只记得前面几句了。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里,鲁迅回忆了儿时在百草园度过的快乐时光,他翻断砖,遇蜈蚣,摘覆盆子,听蟋蟀唱歌,用竹筛在雪地上捕鸟;他认识了斑鳌,知道何首乌与木莲,看到黄蜂伏在菜花上、云雀直窜云霄的样子……当他父亲要送他到三味书屋去上学的时候,他万分留恋百草园:“Ade(德语,“别了”的意思),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幸好,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园,他在那里和同学们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小小的鲁迅在这里玩得也是开心至极。用现在有的家长或老师的眼光来看,小鲁迅是不是属于贪玩而又调皮的那类孩子?

由此,我想到当下许多孩子的生活学习状态。为了多做几道题,为了多考那么几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休闲游玩那真是吝啬至极。在他们看来,孩子多玩十分钟便是浪费了时间耽误了学习。在学校,有的老师担心学生闹矛盾摔了碰了,实践活动是一律省掉;有的老师下课拖堂成常态,有的干脆不让学生下课,硬性要求只要不上厕所不许出教室门。有些学校,体育课没了,音乐课没了,能促使孩子全面发展的课程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甚至消失了,可怜的学生,有时需要连上两节课甚至三节课。可好不容易等到放学了、双休日了,又有辅导班、网课在等着他们……学生没有了玩耍的时间,没有时间看云雀飞翔高空,没有时间听蟋蟀弹琴,他们不晓得校园里那些树木花草的名字,更不懂得麻雀与“张飞鸟”的区别,更没有无忧无虑的童年。

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少不了会产生一些矛盾,偶尔做错事也在所难免。对此,在《朝花夕拾》里,鲁迅先生多次描写了自己做错事时的内心活动。如用现在许多老师和家长追求完美的眼光来看,儿童时期的鲁迅一定会被认为一点儿也不可爱吧。对于家人送他去上私塾的原因,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这样写他小时候的猜测:“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楼下来吧……”用现在有的大人的眼光来看,这不是在做坏事吗?然而就是这个年少时看似不爱读书爱玩耍的鲁迅,却成长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将砖头抛到梁家去”的做法。然而当时的小鲁迅就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想的。多么坦诚的心理,多么真实的想法,多么快乐的时光,这才是儿童应该有的、实实在在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呀。由此我想到,现在孩子之间,同学之间,大大小小的矛盾时有发生,有的老师或家长就拿这些小矛盾大做文章,严肃批评,甚至打手板叫认错,认为优秀的孩子应该洁白无瑕,其实是对儿童的不了解。

从“小鼓,刀枪,泥人”,到“吹嘟嘟”,到隐鼠,再到百草园,这些玩具,这些游戏,为小鲁迅的童年涂抹了许多亮丽的色彩,让我们看到了少年鲁迅真实的童年,看到了孩子真实的心理状态。玩,就是孩子的天性。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该怎么对待孩子的玩,怎样对待孩子的玩具呢?我想《朝花夕拾》似乎已给了我们答案。

然而最近接触到一些孩子,却说自己没有玩具。我感到特别惊讶,要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农村的人,纵使当时条件相当有限,也有玩泥巴,玩石子,还有炸泥炮、拉石子、打水漂的游戏陪伴,童年可谓快乐无比。

要刚过去的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实在鼓舞人心。希望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我们的孩子能从繁重的学业当中走出来,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5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