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东海,遍布神秘符号的尹湾汉墓

发布时间:2023/7/9 14:22:46   

◆村民的一锹下去,挖出一个惊世的“汉王朝”◆

27年前的冬天,也就是公元年的农历正月,北风呼啸,天气寒冷。在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时年51岁的村民尹玉旺或许是过大年“吃坏”了肚子,患上一种“怪病”,连续多天咳嗽不止,每次咳嗽肠道和肋骨等部位便疼痛不已,在村卫生室打针吃药一直不见好转。正月初四那天,尹玉旺找到村中的老中医,老中医让他去村西“庙根”上找一种叫“瓜蒌子”的植物来熬水喝,或许能治好这个病。于是尹玉旺带着家族一个弟兄,顶着凛冽寒风来到村西两公里处的一块高岭地上(村里人习惯称此为“庙根”)寻找野生“瓜蒌子”。

大冷冬季,瓜蒌枝叶早已枯萎,尹玉旺只好用铁锹深挖地下的瓜蒌根系,大约开挖了一米多深,终于挖到老中医所说的“瓜蒌子”根系。正当尹玉旺惊喜之时,意外发生了:深挖坑塘的南墙泥土突然坍塌下来,露出一面黑砖砌成的“墙基”,兄弟俩感到十分诧异,便决定试着向北面拓挖看看,不到半个小时又挖出来一面北“墙基”,整个坑塘南北宽度约1.6米。此时天已傍晚,尹玉旺兄弟俩满意地带着挖到的“瓜蒌子”根系回家了,回到家后尹玉旺将从“庙根”上挖来的“瓜蒌子”根系煎熬成汤药喝下去,说来神奇,后来连续喝几天,尹玉旺得的“怪病”全然好了。第二天的早上,尹玉旺在村头遇到聚在一起闲聊的几个村民,便把昨天“挖药”遇到的“怪事”一说,大伙一下子炸开了锅:会不会是挖到了“藏宝洞”呀!于是,几个村民便相约一起去发掘看看。

当年同为41岁的村民尹西林、尹玉云也在其中。在村民尹玉旺已挖1米深的基础上,尹西林、尹玉云等村民又向下深挖2米,结果露出一口黑乎乎的棺材,棺木已腐朽,棺材边上有一个盗洞,显然不知在哪个朝代就被盗墓贼盗过,棺材为粗大整木凿挖而成,打开后除了一只铜镜和几枚散落的铜钱外啥都没有,这是一个没有尸体的空棺。不甘心的村民们用细长钢筋再向下插试,继续用铁锹向下发掘,又挖下去3米,到达6米深处时,探插的钢筋深深扎在一个物体上拔不出来了,大家心里一阵惊喜:在第一层棺材下的3米深处竟然还有一口棺材。然而等到清除泥土后,露出来的棺材边也有一个盗洞。原来,在第二层夯土下的棺材里,才是真正安葬着墓主人的遗体,上一层棺木显然是用来迷惑盗墓贼的,而结果是依然没能躲过盗墓贼的洗劫。此墓葬的发现,惊动了当地公安派出所,多名公安干警前来现场维护治安。村民们都认为,既然发现了第一个墓葬(后被专家称为“1号墓”),就可能会有第二个墓葬。

于是,大家又用钢筋在发掘出的“1号墓”坑周边继续勘探,又发现了第二座墓葬,此事很快引起当地温泉镇党委和政府重视,要求做好安全保护性的挖掘。很快,第二个墓葬被打开,按照发现开挖的顺序,该墓葬后被文物考古专家称为“2号墓”,所幸挖出来的“2号墓”没有被盗,棺木拉出移到尹湾村的村部后,由当地公安加强保护,墓棺里出土了珍贵的金丝绸缎等系列文物。随后,尹湾村40多位村民在地方党委政府和省市县文物部门监管下,相继发现并发掘出被盗墓贼光顾过的“3号墓”、“4号墓”等等……据村民尹西林的回忆,在前后断断续续六七年时间里,先后发现挖掘大小11座墓葬,后经权威文物专家鉴定,尹湾村发现挖掘出的为西汉末的家族性墓葬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研究价值。在尹湾村发现挖掘的大小11座墓葬中,经国家文物部门最终确认6座为汉代墓葬。其中,开挖出的“2号墓”、“6号墓”被确立为重大历史发现,此两个墓葬没有被盗,保存完好无损,出土了被文物界称为重要发现和重大价值的竹简、木牍、玉蝉、金丝玉帛等数百件极其珍贵的汉代文物。

27年前,江苏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一位“采药”农民的“一锹”下去,无意中挖出了中国西汉王朝一段地方行政、人文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档案”,让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汉时明月”,跨越漫长的黑夜时空,重见“天日”,神采奕奕“呼吸”新世纪的阳光。

◆千年的《神乌赋》,吟唱一曲羽翼文化的“飞天”◆

青山耸立,神水盈溢。巍巍古老的羽山,孕育了人类灿烂文明的东夷文化,与先秦、楚汉、齐鲁等中华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交相辉映。

年6月8日,麦收时节,阳光炽热。“西双湖论坛”记者与当地网络作家、“西双湖论坛”金牌网友们一起,在东海县网络传播协会的组织下,组成“网络文化乡村寻根行”大型寻访组,走进温泉镇尹湾村,在历史与现实交响的土地上,试图探寻揭秘尹湾汉墓群留下的诸多历史文化的“神秘符号”。从发现伊始,27个风雨春秋而过,“尹湾汉墓遗址”已成为中国地域文化史上的一个“驿站”,寂静地湮没于苏北茫茫大地的一片庄稼之间。

在东海县温泉镇文化体育中心主任徐定兵的引路下,我们寻访组一行驱车来到尹湾村村部,村部已建起“尹湾汉墓村史馆”,当年参与墓葬群挖掘的村民尹西林、尹玉云、尹玉旺等都已过了花甲之年,正在村部里等我们到来。一说起尹湾汉墓的发掘,尹西林便话语滔滔,他说尹湾地下埋着的是一个庞大的汉代家族墓群,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地下面还有多座没有挖掘的汉墓,当地党委政府从当年发现起,就已安排专人进行看护,现已持续20多年时间。

因为发现汉代墓葬群,尹湾村从此成为中华文化遗址发掘的一个地理“座标”,被载入中国乃至世界文物考古的史册。现位于东海县温泉镇驻地南侧两公里的尹湾行政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亩,人口多人。就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苏北小村落,竟挖出了6座具有重大影响的汉代古墓。其中,“2号墓”出土的缯绣衾被,刺绣大幅图案,其纹饰精妙独特;“6号墓”共出土枚竹简、23枚木牍。竹简有《神乌赋》《元延二年日记》《刑德行时》《行道吉凶》;木牍有《集簿》《东海郡吏员簿》《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东海郡下辖长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东海郡属吏设置簿》《永始四年武库兵车器集簿》《赠钱名籍》《礼钱簿》《神龟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元延元年历谱》《元延三年历谱》《君兄衣物疏》《君兄缯方缇中物疏·君兄节笥小物疏》等等,大约有4万文字记载。

经文物专家鉴定,尹湾汉墓出土的这批“简牍”,其内容非常丰富,反映了西汉末年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大多属于首次发现,已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郡级行政文书档案”。其中,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五月之历谱是我国迄今所发现最早的完整的日书,对我国秦汉史、古代文学史、古代术数史、书法艺术史、档案学、简帛学的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年9月,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中国召开,国家邮电部将尹湾汉墓“简牍”作为特种邮票《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的图案之一,对全世界进行公开发行。

从年期,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起,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在尹湾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让中国文学界至今都大为叹止的散文体竹简《神乌赋》。回望历史的天空,那个叫师饶的汉代官员,由他墓室保存下来的一部完整《神乌赋》,随着尹湾“6号墓”的发掘,墓主人师饶的名字,便从遥远的历史星河中“闪烁”而出。两千多年的时光过去,我们无从知晓师饶的真实姓名和家族的详细情况,但从墓葬出土文物记载来看,师饶,字君兄,生活在西汉末期皇帝刘骜朝代,师饶应该是汉代东海郡管辖下的一名功曹级别的官员。

《神乌赋》为尹湾汉墓出土竹简所载,全文字,是一篇基本完整而又亡佚两千余年的“西汉赋”,此赋以四言为主,用拟人手法描写了“神乌”的性格和悲惨命运。《神乌赋》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汉赋乃至古典文学史上的一个空白,同时还将我国禽鸟寓言及俗赋的产生时期提前近多年。

《神乌赋》以鸟为题材,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积淀,文章隐喻当时的社会矛盾,可以与古代民歌特别是汉乐府民歌有很多相似的韵味。作为一种俗赋,其叙事性和拟人化的手法及其朴实的风格,表现出与文人赋截然不同的、鲜明的艺术特征。可以说,《神乌赋》的出土,对后人研究汉赋及汉代文学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

“惟此三月/春气始阳/众鸟皆昌/蜇虫彷徨/环飞之类/乌最可贵/其性好仁/反哺于亲/行义淑茂/颇得人道/今岁不祥/一乌被殃/何命不寿/拘罹此咎/欲循南山/畏惧猴猿/去危就/自托府官/高树轮囷/枝格相连/府君之德/洋溢不测/仁恩孔隆/泽及昆虫/莫敢抠去/因栗而处/为狸狌得/围树以棘/……《神乌赋》的开篇,描写了阳春三月的汉代时光,以鸟为题材描写了“林鸟世界”的艰难生活和生态环境,隐喻了当时最为残酷的社会现实。

一部《神乌赋》,展示的不仅是“汉时明月”的社会现实缩影,更是对汉风文化羽翼“飞天”的浅浅吟唱。东海县温泉境内的羽山,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因鸟羽众多诞生了灿烂世界的东夷文化,墓葬《神乌赋》的发现,更好印证了东海县温泉这片古老土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尹湾汉墓遗址,期待文化的传承与现实的保护开发◆

历史从地下而来。它们无声地站在历史博物馆的角落,承载着昨天与未来。

从尹湾村向西驱车大约两公里路程,就来到一处高原地带。高原地上,农民种植的小麦已收割完毕,留下一地低矮麦茬,一行行新生的嫩绿花生秧苗,正舒展身姿尽情吮吸初夏的阳光。站立在刻有文化遗址保护的石碑旁,村民尹西林手指地里一处凸起、长满葱茏林木的土丘说,那就是当年挖掘尹湾汉墓的中心位置。

据尹西林介绍,这块高于四周的高原地,也叫“九龙湾”地域,据说以前曾有座庙宇,传说三国时的阿斗皇帝死后就葬在这里,也不知道何年月庙宇倒塌了,只剩下庙基,故尹湾村民习惯地称村西的高原地为“庙根”。

尹西林告诉我们说,这块地下应该还有不少座汉代墓葬,国家已实行了保护,镇党委政府每天安排人员看护,已经多年没有开挖了。现在,老百姓在上面种植庄稼,地下埋葬的秘密也只有继续埋葬下去。说不定一天,国家再进行勘探发掘,也许还能出土更多意想不到的文物来。

陪同我们一路探访的温泉镇文化体育中心主任徐定兵今年57岁,做了30多年的文化工作,在文化站长岗位上已26个春秋,当年发掘尹湾汉墓时徐定兵也在现场。他说,在年春天,江苏省文物部门还派一批专家前来尹湾汉墓出土的地方再次进行勘探,规划出汉墓遗址保护的方案,已上报给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相信不久的将来,尹湾汉墓遗址就能得到国家更有效的措施保护。

人类文明从远古走来,每一次历史发现都是时代发展的见证。尹湾汉墓群遗址,静静地坐落在一片田野之中,除了可见到省市人民政府在路边设立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两块石碑外,周围就没有任何的保护隔离设施。

尹湾汉墓,已出土的数百件文物,就像一个个神秘的“文化符号”,在人类历史跋涉的征途上,跳跃着精神灵魂的旋律,排列起来,它们就是一段社会历史进程的“档案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而那些依然还埋葬于地下的汉墓,更有着众多等待发掘和揭开的神秘“符号”。无论是保护或实施有序开发,尹湾汉墓遗址已寂寞了千年,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从社会教育功能上讲,要更有深度地打造好“尹湾汉墓群档案馆”;从文化旅游发展上说,要利用好尹湾汉墓的文化影响地位,建设好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设施,规划好历史文化旅游观光线路图,打造好尹湾汉墓的文化旅游品牌。地方党委政府,可结合羽山历史文化为主轴线,辐射温泉神水、罗庄古城遗址等历史文化节点,把“尹湾汉墓群”这张大汉遗存的“文化名牌”真正给打响擦亮。

年6月,人类正经历一场重大的疫情灾难。伫立在两千多年前的尹湾汉墓遗址上,我们似乎听到历史的呼吸声,从深埋地下的汉墓中隐隐传来。晴朗的天空之下,一只只只云雀飞过,洒下一路悦耳祥和的鸟鸣声。

历史,并不遥远,它们就在眼前。伴随“中国温泉之乡”文化旅游的开发与打造,我们相信,那至今透着神秘符号的《神乌赋》,带着“尹湾汉墓”诸多神秘的历史文化,必将在新世纪的阳光下展现出羽翼“飞天”的亮丽风采。

(李凤之孙泽礼)

编辑:章九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2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