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

燃烧的西南太平洋一日军南进从拉包

发布时间:2023/4/5 21:31:20   
北京最佳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423.html

豪情万丈地发出了“重返菲律宾”誓言的麦克阿瑟在澳大利亚却发现他面对的局势异常险恶。日军一路高歌猛进,攻陷了包括拉包尔在内的一系列重镇,莫尔兹比港也是摇摇欲坠;防御空虚的澳大利亚门户顿开,达尔文港亦遭空袭。澳军高层甚至已经做好准备放弃澳大利亚大部分国土,坚守东南海岸直至增援。尽管麦克阿瑟决意死守莫尔兹比港,此时只有奇迹才能拯救莫尔兹比港,拯救澳大利亚。

拉包尔失陷

自从一战结束以来,东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均在名义上属于大英帝国,但是由同为英联邦成员的澳大利亚代管。这一系列岛屿中,新不列颠岛(NewBritain)最东北端的拉包尔(Rabaul)如同一颗核桃的内核,被新爱尔兰岛(NewIreland)、新不列颠岛大部、海军上将群岛(AdmiraltyIslands)、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Bougainville)、东新几内亚(EasternNewGuinea)从各个方向围住。控制了拉包尔就控制了整个南太平洋区域的心脏。

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是首先占据拉包尔,将其发展成一个重要的海空军基地,再从此向南方和东南进发,控制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PortMoresby)和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图拉吉岛。从这些前进基地,日本海空军可以维持对澳大利亚的空袭和封锁,并且进一步占领斐济等东南岛屿,彻底截断澳大利亚和美洲之间的航运。从防御的角度上讲,部署在这些基地的日本航空兵可以保护拉包尔不受袭击,使得日本本岛-特鲁克-拉包尔-莫尔兹比港的补给链条得以保全。

受到澳大利亚代管的东新几内亚岛、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从年一直到战争结束,这一区域都会是双方交战的重要战场

然而,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澳大利亚帝国军团(AustralianImperialForces,简称AIF,这里的“帝国”指的是为大英帝国效力)的4个师(第6、7、8、9师)均在地中海战场作战,驻守澳大利亚国内的仅有几个刚刚改编为正规部队的民兵旅(Militia,澳大利亚本土防卫部队)。随着美军在菲律宾的颓势愈发明显,澳大利亚总理约翰·卡廷(JohnCurtin)急忙与丘吉尔交涉,要求4个AIF师立即归国,保卫澳大利亚。由于此时的地中海战场也正在相当关键的阶段,4个AIF师被拖延到了几乎最后,只有第8师迅速返回了太平洋战场。然而,这个师的大部分部队在丘吉尔的劝说下被布署到了马来亚,只有第2/22营和附属的1,人被部署至拉包尔,代号“云雀部队”(LarkForce)。

(注:此处介绍一下二战中澳军的编制。澳军使用英联邦通用的一师三旅九营制度,也就是说旅,Brigade相当于美军的团,Regiment。然而澳军的师编制是相当灵活的,不同的旅、甚至营经常归属于不同的师指挥。因此,澳军的步兵营编号是全部进行大排名的。其中编号中带有“2/”的,例如2/22营,就意味着是AIF的部队。因为二战中的AIF是“第二澳大利亚帝国部队”,承袭自一战的“第一澳大利亚帝国部队”,因此使用“2”代表“SecondAIF”)

年1月22日夜,经过了数日空袭取得了绝对制空权的日军终于在拉包尔区域的克拉维亚湾(Karavia)和辛普森港(SimpsonHarbour)直接登陆。登陆部队是刚刚占领了关岛,以第55师团的步兵部队为主的南海支队,指挥官为堀井富太郎少将。

堀井富太郎麾下的南海支队将是之后很长时间里日军在新几内亚方向的主力

缺乏准备且完全被切断的“云雀部队”无心恋战,仅仅在几处阵地进行了象征性抵抗之后就于1月23日化整为零逃入拉包尔西边的山区,将拉包尔城、机场和辛普森港丢给了南海支队。最终,在日军的围追堵截下2/22营只有余人逃到了澳大利亚。其余人员当中,余人被俘生还,人投降后被日军在托尔种植园(TolPlantation)屠杀,28人阵亡。南海支队的代价仅仅是16人阵亡,49人受伤。就这样,南太平洋至关重要的重镇拉包尔被拱手送给了日本人。

澳大利亚的危机

这样的军事灾难在新几内亚以西的东南亚战场反复重演:至年2月15日,马来亚的64,名盟军士兵投降,其中包括澳军第8师15,人的全部主力。荷属东印度的婆罗洲岛(Borneo)、西里伯斯岛(Celebes)、苏门答腊(Sumatra)、安汶岛(Amboina)先后失陷;帝汶岛(Timor)于2月20日遭到日军进攻,爪哇岛(Java)于3月9日最终失陷。自此,荷属东印度除了西新几内亚岛以外的全部领土都被日军占领,澳大利亚西北方向的屏障荡然无存。

年一月到二月日军征服荷属东印度的行动:日军在战争初期打了一场漂亮的两栖闪电战,瞬间击垮了还没反应过来的英联邦和荷兰部队

同时,就连澳大利亚本土也不安全:年2月19日,南云机动部队赤城、加贺、苍龙、飞龙4艘航母的36架零战、71架九九舰爆和81架九七舰攻突然袭击了几乎毫无防备的达尔文港。在32分钟的空中扫荡中,当地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oyalAustralianAirForce,简称RAAF)的10架P-40战机中有9架被击落、另外还有11架其它型号飞机被摧毁。

达尔文港空袭中被击毁的澳军P-40B战斗机

扫除了空中障碍之后,日军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从10:00到11:00对达尔文港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的空袭。此时的港口内淤积了46艘大小船只,而且由于港口工人的罢工,大部分船只还都满载着物资。几乎未遭抵抗的日军机群尽情地破坏了港内的船只和港口的设施。待到日本舰载机扬长而去之时,包括美国皮尔里号驱逐舰(USSPeary)在内的9艘船只已被击沉、12艘遭重创,港口也化作了一片火海。中午,27架日本陆军航空兵的九六陆攻和一式陆攻又对周围的军事机场发动了攻击,摧毁了6架澳军的哈德森(Hudson)式轰炸机和一架美军的B-17。

日军战机拍摄的规避轰炸中的盟军船只:其中几艘已经被击中,冒出黑烟

满载着油料和爆炸物的澳大利亚商船被日本炸弹击中后殉爆;前方死里逃生的军舰是澳军的德拉林号护卫舰(HMASDeloraine)

这次空袭造成了美澳等同盟国军民共人死亡,多人受伤,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重要港口达尔文港也被暂时弃用。日军的代价仅为4架飞机被击落而已。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达尔文港空袭所造成的震撼不亚于日军偷袭珍珠港。直至年11月,达尔文港还将遭受到62次日军空袭,不过这些空袭的破坏性远不如这次日军舰载机的袭击。

雪上加霜的是日军在3月8日凌晨占领了新几内亚北岸的莱城(Lae)、萨拉毛亚(Salamaua)一线,正式在新几内亚建立了前进基地。从这里起飞的日本飞机可以轻松地袭击莫尔兹比港,为登陆作战创造条件。在此区域内无兵可用的盟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军建立基地,仅有一个排的AIF部队和数百名缺乏训练的新几内亚士兵赶忙撤进西边山中的瓦乌(Wau)地区,依托着山地和当地的简易机场进行长期抵抗。此前,列克星敦号航母(USSLexington)于2月末突袭拉包尔的行动已经促使日军第4舰队司令井上成美中将推迟了攻占莱城-萨拉毛亚的行动。此番,列克星敦和约克城号航母(USSYorktown)的架舰载机又于3月10日空袭了日军滩头,击沉3艘运兵船和1艘扫雷舰,至少击毙日军人、击伤人,美军仅损失了1架SBD“无畏”俯冲轰炸机。然而,这一袭击并未能延缓日军建造机场的进度。(关于美军航母行动详见燃烧的太平洋(序三):航母出击——年美军航母突袭行动)到了3月15日,日军第25航空战队的零战已经开始转场至莱城,海军守备部队也接替了陆军南海支队。

3月10日从约克城号上起飞攻击日军登陆部队的TBD“蹂躏者”鱼雷机。远处可见一艘日军船只被命中后燃烧冒出的黑烟

新几内亚的地图:可见莱城-萨拉毛亚(Lae-Salamaua)处于拉包尔(Rabaul)和莫尔兹比港(PortMoresby)的中间位置,是进攻后者的理想跳板

日军这一系列的迅猛攻势造成了澳大利亚从民众到高层的集体恐慌。澳军参谋们甚至已经做好了放弃澳大利亚大部,集中防御东南海岸的准备。事实上,日本陆军早就否决了海军提出的进攻澳大利亚本土的建议,因为陆军的参谋们认为这一行动至少需要10个师团的兵力,而且将带来无法承受的后勤压力。尽管如此,澳大利亚的情况仍旧十分险恶:日军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占领莫尔兹比港(代号MO作战),以及斐济、萨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代号FS作战),一举切断澳大利亚的海上生命线。倘若莫尔兹比港被日军占领,那么澳大利亚北岸的大部分城市都将处于日军的持续空中打击之下,到时候达尔文港空袭都只怕是小巫见大巫。

日军在战争初期对整个南太平洋区域的进攻:虚线表现的是日军可能的进攻目标。可见澳大利亚本土和东边的补给线已经完全暴露

虽然从三月就任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将军改命令为全力坚守莫尔兹比港,但是这一计划何谈容易!此时的莫尔兹比港守军仅有寥寥3,人而已,况且大部分都是非战斗部队或者毫无战斗经验的澳大利亚民兵部队。倘若这时日军南海支队全力攻击莫尔兹比港,第二个拉包尔式的惨败恐怕不可避免。这时,只有奇迹才能拯救莫尔兹比港守军。日军高层的错误决策和美国海军将在珊瑚海缔造这个奇迹。

奇迹般的喘息:珊瑚海海战

年3月中旬,刚刚占领了莱城-萨拉毛亚区域的南海支队迫不及待地想要进攻兵力空虚的莫尔兹比港。然而,日军南云机动部队的5艘航母(加贺号受损正在维修中)却在三月末到四月初进行了后来饱受争议的印度洋空袭。尽管这一行动将英国皇家海军赶到了非洲东部,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是日本陆军却无力在战略上向西取得更大突破。同时,这一战术性胜利的战略代价是巨大的:在西南太平洋方向,日军被迫延迟了攻占莫尔兹比港、所罗门群岛和斐济的行动,美军航母也得以休养生息,保存实力。很快,日军就将吞下这致命拖延的恶果。

战争初期日本海军机动部队的行动,注意最左侧的印度洋空袭

终于,当南云机动部队返回了太平洋并且接受了补充之后,日本海军开始着手实行从海上运输陆军南海支队攻占莫尔兹比港的MO作战。按照计划,第4舰队司令井上成美中将从拉包尔统筹指挥整场行动;梶冈定道少将率领轻巡洋舰夕张、5艘驱逐舰、1艘布雷舰、1艘扫雷艇和12艘运输船组成的攻略部队,负责运载陆军南海支队5,余人和海军吴第3特别陆战队余人的登陆部队;五藤存知少将率领重巡洋舰青叶、衣笠、加古、古鹰,轻型航母祥凤以及1艘驱逐舰,负责掩护攻略部队。

第4舰队司令官井上成美中将

除了第4舰队的这些常驻主力之外,原忠一少将麾下五航战的翔鹤、瑞鹤号航母也特地前来助战,与重巡洋舰妙高、羽黑,6艘驱逐舰、1艘给油舰一同组成高木武雄中将的MO机动部队。这支舰队负责从远处为登陆船队护航,并且消灭任何出现的盟军舰队。除此之外,志摩清英海军少将指挥2艘布雷舰、2艘驱逐舰、6艘扫雷艇、2艘猎潜艇和1艘运输船组成的分舰队,负责运送吴第3特别陆战队的余人先行夺取图拉吉岛。MO攻略部队于5月4日驶出拉包尔,预计将于5月10日登陆莫尔兹比港。

瑞鹤号航母

事实上,MO计划的问题众多,除了日本海军常犯的兵力太过分散、计划过于复杂之外,日军并没有能力压制部署在澳大利亚北部和莫尔兹比港的盟军陆基航空兵。驻扎在这些基地的美澳航空兵至少包括莫尔兹比港数十架P-39、P-40,澳大利亚北部90架P-40、19架A-24俯冲轰炸机(陆航版SBD)、31架B-25、80架B-26、14架A-20双发轰炸机、48架B-17四发轰炸机,以及20余架PBY飞艇、哈德森轰炸机,足以给日军登陆部队造成毁灭性打击。当然,这些航空部队的实际反应速度、战斗力如何就难说了。

年5月部署在澳大利亚北部机场的B-17轰炸机

而且,打好了如意算盘的日军指挥官们殊不知,美军情报部门早已掌握了这次行动的种种迹象。于是,弗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FrankJ.Fletcher)率领以约克城、列克星敦号航母、7艘美澳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3艘驱逐舰和2艘油船组成的第17特混舰队(TF17)驶入新几内亚以东的珊瑚海海域(CoralSea)。弗莱彻的战术构想比较简单,即在拉包尔日军陆基航空兵航程之外的珊瑚海守株待兔,随时截击进攻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方向的日军。另外,尼米兹命令正在执行杜立特空袭东京任务的航母企业号(USSEnterprise)和大黄蜂号(USSHornet)行动结束后立即南下,预计在5月15日左右抵达珊瑚海海域。

TF17指挥官弗莱彻少将

5月3日,随着志摩清英率部夺取图拉吉岛,MO计划正式开始,次日莫尔兹比港攻略部队也驶离了拉包尔。然而,由于向拉包尔输送飞机的过程受到了耽误,原忠一的翔鹤、瑞鹤号航母并未能按时抵达所罗门群岛以东海域。同时,接到了图拉吉岛失陷消息的弗莱彻立即决定出击,约克城号28架SBD和12架TBD组成的攻击波于8:20轰炸了毫无空中掩护的图拉吉攻略部队,并且于下午16:30补充油弹后再次攻击,共击沉了菊月号驱逐舰、3艘扫雷舰,击毁5架九七大艇,造成日军87人阵亡、人受伤。这次突如其来的攻击让日军终于意识到了美军航母特混舰队的存在,但是尚不清楚其具体方位。5月5日至6日,美军B-17又发现了日军护卫舰队中的祥凤号轻型航母,至此,双方指挥官都做好了太平洋战争中第一场美日航母对战的准备。

5月5日从图拉吉返回约克城号的SBD编队

阴差阳错的是,从5月6日到7日,双方都对对方航母的位置进行了误判。美军B-17错地将祥凤号轻型航母判断成了翔鹤级主力航母,而日军侦察机于7日早晨7:22将美军油船尼奥肖号(Neosho)和驱逐舰西姆斯号(USSSims)错误识别成了航母和巡洋舰。依照此情报,原忠一放飞了18架零战、24架九七舰攻和26架九九舰爆组成的攻击波。9:00,全力以赴的日军机群失望地发现目标仅仅是一艘油轮和一艘驱逐舰。就在此后不久,衣笠号重巡洋舰的侦察机于10:08发现了2艘美军主力航母,于是日军机群立即返航,仅留下九九舰爆击沉尼奥肖号和西姆斯号。

遭到攻击起火的尼奥肖号

美军侦察机从7:35开始反复与日军攻略部队接触,于是弗莱彻从9:26开始放飞两艘航母上18架F4F战斗机、51架SBD和22架TBD组成的攻击波。列克星敦号机群于10:40飞抵祥凤号上空,不过祥凤号此时仅有6架零战、2架九六舰战在空中巡逻(一说仅有1架零战和2架九六舰战),于是美军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相当罕见地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配合攻击,命中至少2枚1,磅炸弹和2条鱼雷。随后赶到的约克城号机群面对瘫痪在水中祥凤号又命中了多达11枚炸弹、2条鱼雷,彻底将这艘轻型航母撕碎。祥凤号名船员中仅有人幸存,18架舰载机全部损失(其中3架迫降、飞行员获救),美军仅3架SBD被击落。

被命中爆炸的祥凤号

返回航空母舰的美军机群迅速补充油弹,于14:50做好了再次出击准备,但是弗莱彻因为还未探明日军主力航母位置选择了按兵不动。另外,弗莱彻此前命令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约翰·克雷斯少将(JohnG.Crace)率领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的TG17.3特遣分队单独向西运动,准备拦截日军舰队。但是这样一来,克雷斯就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进入了拉包尔日军陆基航空兵的攻击范围内。14:00,从拉包尔起飞的两波共31架一式陆攻和九六陆攻先后来袭,幸好日军准头不佳,未能取得任何战果,反而被高射炮火击落了5架九六陆攻。同时,意识到美军至少出动了2艘航母的原忠一决定冒险出击,于16:15放飞了15架九七舰攻和12架九九舰爆前去搜索、攻击美军航母。傍晚时分,日军攻击波首先遭到美军F4F“夜猫”战斗机从高空偷袭,后来又误将美军航母认为己方航母,试图降落时遭到高射炮火打击。相当不可以思议的是日军最终仅损失9机、剩余18机成功在黑夜中降落,美军则损失了3架F4F。经过了一天的乱战,双方各有损伤,却也终于摸清楚了对方主力航母的大概位置。

珊瑚海海战态势图:可见美军的航母编队一度跑到了日军主力航母和登陆部队中间

5月8日清晨8:20,双方的侦察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的航空母舰,双方的航母随即如同镜面般进行飞机准备、放飞舰载机。美军两艘航母共出动了15架F4F、39架SBD和21架SBD;日军两艘航母共出动了18架零战、33架九九舰爆和18架九七舰攻。大约11:00,双方攻击波同时展开了攻击:美军两艘航母的SBD俯冲轰炸机成功命中翔鹤号甲板3弹,摧毁了其起降飞机的能力,造成舰上人阵亡、人受伤。然而,TBD鱼雷机的攻击如同战争初期的大部分美军鱼雷攻击一样,以完全失败、未能取得任何命中告终。

遭到约克城号SBD轰炸的翔鹤号航母

日军致命的九七舰攻则命中列克星敦号2条鱼雷,随后攻击的九九舰爆命中列克星敦号2弹、约克城号1弹,造成前者大火。经过数次灭火未果之后,列克星敦号下达了弃船的命令,最终在傍晚沉没。在互相的攻击当中,双方舰载机都损耗不小:日军共损失17架舰载机、降落后又将受损严重的12架推入海中;美军同样损失了17架舰载机,但是在降落过程中又损失了8架舰载机。此时,日军只剩下一艘航母、24架零战、8架九九舰爆和4架九七舰攻还具备战斗力,已经无法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掩护。而且,日军飞行员判定击沉了全部2艘美军航母,因此在日军看来这场航母对战已经胜利。于是,井上成美于16:20最终决定:中止MO作战,登陆舰队返回拉包尔。不过,弗莱彻手中的打击力量也仅剩12架SBD和15架TBD,况且各舰油料状况堪忧,因此他早在13:15就下令撤退。就这样,轰炸机、鱼雷机消耗过大的双方不约而同地退出了战斗。

遭到重创的列克星敦号航母

数小时后列克星敦号航母弹药库殉爆

这场战役就规模而言,双方的损失都不小。出战的日军三艘大小航母和美军两艘主力航母均一沉一伤,双方损失说法不一,,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美澳军共损失66架舰载机、2架PBY和1架B-17;日军五航战损失69架舰载机、祥凤18架舰载机全部损失、另损失2架九七大艇、3架水侦、5架一式陆攻,共97架飞机。从战术上讲,因为列克星敦号是主力航母,祥凤号仅为轻型航母,日军算是赢得了一场小胜利。然而,由于翔鹤被击伤、瑞鹤舰载机损失过大,两舰都缺阵了不久后决定性的中途岛海战。反倒约克城号经过了修理赶上了中途岛战役。

遭到重创的翔鹤号航母

对于南太平洋局势而言,珊瑚海海战的意义更加巨大。此时的莫尔兹比港并还未得到实质性的增援,总兵力仅5,人。倘若训练有素的日军南海支队顺利登陆,恐怕莫尔兹比港是凶多吉少。因此,从战略上来讲,珊瑚海海战彻底打乱了日军的部署,给麦克阿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中途岛海战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对于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盟军而言,珊瑚海之战不亚于奇迹。不过,从长远来讲如果日军坚决执行MO作战,那么登陆部队很可能在盟军陆基航空兵、稍后赶来的企业号、大黄蜂号航母舰载机的联合打击下损失惨重,最终结果也难预料。无论如何,此前美军航母企图空袭拉包尔、空袭莱城-萨拉毛亚和珊瑚海海战这三次行动都严重打乱了日军的进攻节奏,为麦克阿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后尼米兹派出了手中的全部4艘可用航母,可谓下了血本。从这个角度上讲,后来麦克阿瑟对海军在战争初期对他“坐视不管”的指责是相当不公平的。另外,这三场行动体现出了尼米兹战术非常灵活,当重创敌军的战机出现时毫不犹豫地派遣宝贵的航母出战;相比之下,山本五十六固执地认为只有“东进”方案才能诱使美军航母出战,错失了在南太平洋以优势兵力消灭美军航母、同时支援陆军攻占莫尔兹比港的机会。

珊瑚海海战中被击落的九七舰攻

排兵布阵:抢占布纳

利用珊瑚海海战创造的关键战略喘息,澳军急忙加强了针对新几内亚的防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时西南太平洋战区内的大部分陆战部队都是澳军,澳大利亚军队总指挥官托马斯·布莱梅上将(SirThomasA.Blamey)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地面部队总指挥。此人水平一般,跟麦克阿瑟的关系也谈不上亲近,却有着丰富的指挥经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陆军航空兵和海军指挥官则分别为美国陆航乔治·布雷特中将(GeorgeH.Brett)和美国海军赫伯特·利里中将(HerbertF.Leary)。但是麦克阿瑟与这二人的关系十分紧张,不久之后两人都将被撤换。终于,在布莱梅和麦克阿瑟的指挥下,澳军部队开始抵达新几内亚的关键位置。

新几内亚东南部的巴布亚半岛(Papua):最右下角的海湾是米尔恩湾(MilneBay),莫尔兹比港(PortMoresby)位于左侧,布纳-戈纳区域(Buna-Gona)则位于这幅图的北岸比较靠左的位置。莫尔兹比港和布纳-戈纳区域的中间的是陡峭的欧文-史丹利山脉(Owen-StanleyRange)

经过了珊瑚海海战,盟军意识到控制新几内亚东边海空的重要性。于是,澳军第7旅(Militia民兵部队)于7月2日前往新几内亚岛最东端的米尔恩湾(MilneBay),迅速修筑了机场并且随时准备抵御日军的进攻。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75、76中队的P-40战斗机也马上在7月22-25日被部署至刚刚建成的简易机场,这一区域的战略重要性将在之后凸显。在莱城-萨拉毛亚当面,澳军AIF第5独立连于5月26日被空运至瓦乌(Wau)的简易机场,随即编成袋鼠部队(KangaForce)。这支部队两次突袭日军,分别击毙60和40名日军,却因兵力不足被迫撤回瓦乌。

年科科达小径战役结束之后的第39民兵营:这些缺乏训练的澳军士兵却成为了在科科达小径上迟滞日军进攻的第一道防线

最后,驻守在莫尔兹比港的主要战斗部队是塞尔温·波特尔准将(SelwynH.W.C.Porter)的澳军第30民兵旅。鉴于日军直接攻取莫尔兹比港的企图宣告失败,莫尔兹比港守备司令巴兹尔·莫里斯少将(BasilM.Morris)准确地判断日军下一步极有可能在巴布亚半岛北侧布纳-戈纳区域登陆。于是,他将威廉·欧文中校(WilliamT.Owen)指挥、隶属于第30旅的第39民兵营和巴布亚原住民组成的巴布亚步兵营(PapuaInfantryBattalion,简称PIB)合编为马鲁布拉部队(MaroubraForce),由第30旅旅长波特尔亲自指挥。按照代号为“天意”(Providence)的计划,这支部队应该于7月7日启程从莫尔兹比港沿着著名的科科达小径(KokodaTrack)翻越欧文-史丹利山脉(Owen-StanleyRange)抢占布纳-戈纳区域,避免日军在此登陆,同时修筑机场用来攻击莱城-萨拉毛亚区域。很明显,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兵贵神速,要抢在日军登陆之前控制布纳-戈纳区域。

澳军第30民兵旅的指挥官们:左二是旅长波特尔准将

然而,马鲁布拉部队拖延许久才开始磨磨蹭蹭地翻越极为陡峭的欧文-史丹利山脉。反倒是刚刚遭受了中途岛打击不久的日军迅速行动,抢占了布纳-戈纳区域。7月22日,以南海支队第联队第1大队为核心组成的横山与助部队在布纳和戈纳中间的巴萨布亚(Basabua)登陆。在这里警戒的只有托马斯·格莱海姆斯拉瓦上尉(ThomasGrahamslaw)和他手下的几名巴布亚士兵。见横山部队来势汹汹,格莱海姆斯拉瓦率部溜之大吉,赶忙通报情况。随后的盟军空袭仅仅击沉1艘运输船和1艘驳船。随后,日军登陆部队1,人当中的人战斗部队立即向南推进,留下工程兵等非战斗部队巩固滩头。至8月18日,包括整个第步兵联队在内的南海支队登陆完毕,支队长倔井富太郎少将接管指挥权,第5师团的第41步兵联队也随后被派来加强南海支队。

格莱海姆斯拉瓦上尉和巴布亚士兵

很快,横山部队就将向南推进,与澳军第39民兵营展开一系列的战斗,从而拉开了异常艰难、持续数月的巴布亚战役的帷幕。经过了珊瑚海海战的致命拖延,日军现在只能选择从北边越过科科达小径的崇山峻岭威胁莫尔兹比港。至此,日军急风骤雨般的南进攻势终于变成了艰难的爬行。马上,在科科达小径上和米尔恩湾的泥地里,日军将抵达他们向南扩张的终点。

科科达小径:以莫尔兹比港为一端、布纳-戈纳区域为另一端:在之后的几个月内,盟军将在这条地狱般的小径上对日军的进攻势头进行逆转,随即吹响反攻的号角

注:历史图片、地图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0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