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雀 >> 云雀的天敌 >> 引进蓝莓三剑客科特派让小浆果贡献大收
取长补短、引进人才协同合作的科技特派员扶贫模式,在现实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光靠科技特派员和“外援”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培养一支留得住、懂技术的乡土技术人才队伍,对地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王贺新科技特派员、大连大学教授
“看这一串串蓝莓花蕾长得多旺盛,就知道今年蓝莓的产量和品质都错不了,明年春节期间,蓝莓就可以成熟上市了。”12月12日,在自家蓝莓温室大棚里,辽宁省庄河市大郑镇背阴屯蓝莓种植户范山东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蓝莓花蕾,对这一季蓝莓大丰收充满了期待。
与范山东一起期待着蓝莓大丰收的还有多家大连周边地区的蓝莓种植户,他们在科技特派员、大连大学教授王贺新带领的小浆果技术服务科技特派团的帮助下,种植了蓝莓新品种;而且,在蓝莓种植的全过程中,他们都得到了科技特派员无偿的技术指导。
两年来,小浆果技术服务科技特派团培训种植户、企业等相关人员多人次,下乡指导50余次,下发栽培技术手册余册,培养农民技术员多人,服务蓝莓种植户多家,建立了多个示范推广基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5项,其中温室蓝莓平均每亩收益比原来增收20%—50%,让大连有了自己的“蓝莓style”。
为种植户精心挑选优质适宜品种
“我们种了多少年蓝莓了,都没卖过这么高的价钱。年春节,‘云雀’第一年结果,就卖出了60块钱一斤的高价,丰产期每亩产值可达15万元,比我们种其他普通品种每亩多赚9万元。”说起王贺新引进的蓝莓新品种“云雀”的“战绩”,范山东笑得合不拢嘴。
辽东半岛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栽种蓝莓等小浆果。“近几年蓝莓在水果市场上特别受欢迎,价格也节节攀升。”王贺新介绍,但科特派团队通过调研发现,由于蓝莓品种选择不合理、栽培技术不科学等问题,使得大连周边种植户增收见效慢,所以种植积极性不高,进而导致小浆果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优良的品种资源是农业产业发展的芯片,以蓝莓为例,选择适宜的品种、及时进行更新换代是产业发展的优选条件。从年开始,王贺新就带领科特派团队自筹资金开展蓝莓育种工作,先后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多个。
“我国已经引进的蓝莓品种达多个,所以品种选择确实是一个难题。”虽贵为国内蓝莓育种的顶尖团队,但是如何为大连周边种植户“量体裁衣”,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蓝莓品种,让王贺新和科特派团队陷入了深思。“为了增强蓝莓种植户们的信心,我们最终把经济产量和效益作为重要的筛选条件,必须尽快让种植户获得收益,摆脱贫困。”
凭借多年布点示范栽培的经验,科特派团队最终选择适合温室栽培的“蓝莓三剑客”——法新、云雀和新汉诺,可以实现反季结果,品质好价格高。
“范山东种植的‘云雀’就是适合温室种植的亚热带蓝莓品种,比夏季露地上结的蓝莓果质地硬、香甜。”王贺新介绍,而且每年结果的时间都在春节前后,价格也比夏季蓝莓高出6—10倍。同时冬季适合蓝莓保存,储存成本也比露地夏季结果的蓝莓低。
普及技术加示范推广成就新品栽培
然而,蓝莓新品种的推广却给科特派团队成员们来了个“下马威”。王贺新和团队成员通过走访种植户了解到,很多人由于不懂技术,因此对种植蓝莓新品种充满了畏难情绪,同时也对新品种的好坏心存疑虑。
为了消除种植户们的担忧,王贺新带领团队成员做了两件事。首先做的就是为种植户们配套完备的栽培技术。
从年开始,小浆果科技特派团针对大连市庄河、普兰店、金普新区和丹东凤城、宽甸和东港等地的农户、合作社和部分企业,开展了多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王贺新和科特派团队成员走进田间大棚,亲自为种植户们示范讲解各种种植栽培技术。“每次培训现场都有人以上,但是种植户们都听得特别认真,现场非常安静。”王贺新感慨,这也让团队成员看到种植户们对科学种植技术的渴求,坚定了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让种植户们尽快掌握先进蓝莓种植技术的决心。
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集中培训的方式受到限制。持续为农户解决种植问题,科特派团队采取建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