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雀 >> 云雀生活环境 >> 长江白鲟正式宣告灭绝,这个锅人类得背第
摘要;欧洲时间7月21日下午14:00(北京时间20:00),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其中,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
这是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告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对全球的鲟鱼进行了再评估,结果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2/3的鲟鱼种群面临极度濒危状态。
白鲟的灭绝是我们近代又一次看到了一个物种的灭绝,对于自然界而言一个物种的灭绝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那白鲟的灭绝会牵动着国人的心呢?
什么是长江白鲟?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长江白鲟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它们生活在长江中。长江白鲟体长为2~3米,体重~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
鲟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软骨鱼类,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亿多年前的泥盆纪,那时的古鳕类分化形成的最早的鲟鱼,长江白鲟仅存的27种鲟鱼之一,它出现于白垩纪(距今一亿多年)曾与与霸王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最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对白鲟的记载,在《诗经》中的《周颂·潜》中有这么一句: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鲔是中国古代对白鲟的称呼,诗中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用白鲟进行祭祀的活动。为什么是淡水之王?早在三国时的就有详细的尺寸记载,在当时一尺约合0.m,7-8尺差不多就是2米左右,这表示白鲟体型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据现代记录,白鲟最长可以长到3米左右,体重可达千克——千克。
然而,即便是存在了一亿多年的古老物种,经历了第五次物种灭绝,却始终没有躲过灭绝的下场。
有预感的灭绝事件
早在年12月23日,长江白鲟(白鲟属仅含1种)被正式宣布灭绝。
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刊发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的研究论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长江白鲟预计在5年-年时就已经灭绝。不过此事并没有得到IUCN的公开确认,年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就此回应称,目前官方还没有发布和更新关于长江鲟灭绝的消息,“后续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虽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还没有正式宣布,但大家心里心知肚明,早就预想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长江白鲟已经很多年没见到了。
上一次发现已经过去19年
3年的大年初一,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救助一条长江白鲟,并对这条白鲟安装了信号定位器进行跟踪。但不幸的是随后船触礁,被放生白鲟的电波信号也消失。大家为此非常失落,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去很可能就是永别。
在往后的十几年里科研人员没有再发现过白鲟,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此前,人们还抱有一线期待。“有渔民认为,长江某些水域还幸存有白鲟。”直到年12月23日被宣布灭绝。
为什么白鲟会灭绝?
这条跨越了一亿多年的古老物种,躲过了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为什么会在现在灭绝了呢?其中的原因大家也可以想到,人类难逃其咎!
首先我们回顾上文,从周朝开始人类就有捕捉长江白鲟用于祭祀的先例,而在渔民口中也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说法。其中“腊子”代表的就是中华鲟,“象”指的就是白鲟。长江白鲟的生命力可谓是非常顽强,从它可以顺利地熬过第5次物种灭绝就可以看出。但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捉和环境破坏,始终没有逃过这一劫。
那么,长江白鲟从古至今的数量都很少吗?并非如此。在古代,捕捞的技术与需求并没有这么大。时间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长江白鲟的数量还很多。在长江渔民的船上很常见,国家也并没有将白鲟列入保护动物名单中。然而,捕捉白鲟获得的高额经济和没有禁止,使得渔民毫不顾忌地大量捕捞,将白鲟以高价卖出,送到人类的餐桌上作为佳肴。当时每年白鲟的捕捞量高达25吨。
由于暴利的趋势,更多人加入了捕捞白鲟的行业。直到70年代,每年捕捞的白鲟只有2.5吨。捕捞量的减少,让渔民更加疯狂,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甚至使用更小网眼的渔网捕捞白鲟的幼崽。因此白鲟失去了生长期,还有很多还没有产卵的鱼就被捕捞起来送上餐桌,这样一来白鲟的数量自然会只减不增。
影响白鲟生存的人类活动不仅仅只有过度捕捞。还有拦江筑坝,白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栖息在金沙江下游,但每年到了排卵期就会到长江上游去。也就是在每年的春天,雌性的长江白鲟为了顺利产卵都会逆流而上,在宜宾一带的江段上进行产卵。而鱼卵则会顺流而下,漂游到下游发育长大。但是,由于拦江筑坝将白鲟需要穿行的河流阻断了,这让雌性白鲟的逆流和鱼卵的顺流无法完成回溯,直接导致长江白鲟在生产这一环节出现问题。
不单单我们中国,拦江筑坝不仅对白鲟造成影响,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研究表明,修筑堤坝等活动,对鱼类在自然水域进行繁殖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导致目前全球已经有五分之一的淡水鱼灭绝或濒危。
为什么不能人工养殖?
技术受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危起伟说,他养活过的最长存活期为29天,是2年南京江段救助的一尾白鲟。白鲟为何无法实现人工繁殖?危起伟解释:一是当时交通条件不便,接到渔民误捕信息后赶到现场,白鲟多已奄奄一息;二是当时科研条件有限,养殖白鲟需要近20米直径的池子,而且对水体要求很高,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除了人为条件,虽然白鲟一次的产卵量极大,可超过20万粒,但是鱼卵的孵化成功率却很低。但是,现在就算要进行抢救,也已经来不及了。
那么你认为长江白鲟的灭绝,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盘点近10年来灭绝的物种(部分);
长江白鲟
七绝真鲨;年,科学家研究了标本中的dna基因,确定了七绝真鲨这个新的鲨鱼物种,但遗憾的是,这只鲨鱼的标本来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迄今为止,再也没有人发现过这种鲨鱼。年,科学家宣布七绝真鲨已经灭绝,从发现到灭绝不到一年的时间。
加尔帕伪溪蝾螈;一种两栖动物,主要生活在危地马拉人迹罕至的森林中,其对栖息地的要求很高,但是随着当地人口数量的增长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当地开辟了大量的小型农场,过度伐木等破坏了加尔帕伪溪蝾螈的栖息地,导致对生活环境极为苛刻的加尔帕伪溪蝾灭绝。
17种菲律宾拉瑙湖的淡水鱼物种,已灭绝15种,两种极度濒危。菲律宾的拉瑙湖是当地重要的鱼类产地,曾经野生鱼类种类和数量都十分丰富,由于渔业的发展,当地引入了一些掠食性的鱼类,给当地的本土鱼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同时过度捕捞进一步加速了本土鱼类的灭绝。
侏儒刺螳螂;侏儒刺螳螂是一种小型的螳螂,主要生活在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灌木丛中,由于当地引入了外来的云雀,对侏儒刺螳螂进行捕食,在三十多年前,科学家在意大利的托伦蒂诺发现了最后一个标本。年,该物种被宣告灭绝。
即将灭绝的物种;
除了已经灭绝的物种,还有一些物种是濒危物种,濒危物种也分等级。像北部犀牛;年4月,据非洲新闻报道,纳金和法图是世界上仅存的两只北方白犀牛,且均为雌性。像这种物种则是认为干预也无法返回灭绝局面,等这两头犀牛离世,北部犀牛也将宣告灭绝。
这篇文章里盘点的灭绝和濒危物种,只是一些小部分。在大自然中,不断地有新的物种被发现,不断地有物种灭绝。有人说,优胜劣汰。但这个表述并不准确,近代以来,不断有物种灭绝究其原因还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对该物种的捕捉等等。人类的活动已经造成了许多生物灭绝。
馆长看到有一位网友的评论认为总结的比较到位;只要不到最后关头,人类是不会感觉到灭绝的可怕,只会敲键盘说,又少一个种类,或者说不适应环境消失了,那我就想问,人与自然,是自然适应着我们人类还是人类醒悟自身,适应并且保持与自然的距离。
在年,科学杂志《保护科学前沿》发表一项研究指出,这是来自17位全球领先的生态学家和气候学家,组成的团队研究了全球约所领先大学的环境变化的著作,科学家们再次发出警告,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将有大约20%的现有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该论文也多次强调了,我们已经走在第六次大灭绝的道路上,这在科学上是无可争议的。
每一个物种的灭绝,对人类来说都是敲响一次警钟。心痛的同时,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今天的内容就到了,最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灭绝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