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雀 >> 云雀生活环境 >> 餐饮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日本餐饮龙头的成长突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赵刚、高旭和)
总量消费与行业发展:持续30年的存量竞争
复盘日本产业历史的初衷生发于年春季上海疫情期间,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中,市场试图寻找“需求收缩、成本上升、竞争经历”假设下行业的潜在变化。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在日本消费失速之后,龙头餐饮企业依然实现了持续20年的规模增长——如同一场未尽的“安可”,高潮已逝、明星却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聚光灯下。
家庭餐食习惯的变化:从“走出家门”到“回归厨房”
上世纪90年代初,东京地产泡沫破裂触动了经济停滞的扳机;年亚洲金融危机,年全球金融危机,致使岛国经济再难从海外市场取得持续增长的机会,人均GDP始终在“零增长”上下震荡。人口结构老化,劳动力市场萎缩;结合生产效率低下、成本上涨财政赤字,居民实际收入于世纪末步入负增长,消费受到抑制。
进一步拆分消费的结构性特征,日本家庭消费中住房、交通为代表的刚性成本占比持续提升,压抑了可选消费升级机会;进入21世纪,房地产需求回暖、东京都市圈地价止跌的同时,居民在饮食、服饰方面的预算占比持续走低。从时代精神解释,第三消费时代后期,供给品类高度繁盛且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已经让日本人感到“整合自我的麻烦”——于是,进食行为与幸福感脱钩,优衣库、无印良品等除去雕饰的服装开始引领潮流。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来看看日本居民的餐饮食品消费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日本语境中,根据用餐场景(家庭内、家庭外)与供应商(家庭、餐厅、厂商),我们常常见到“外食、中食、内食”不同说法的划分:外食,代表餐食由家庭外部的场景供应;内食,代表从市场购买食材自己烹饪;中食,指从市场购买预制菜或半成品回家烹饪或就餐。
概括来看,日本餐食习惯的演化是一个从“走出家门”,到“回归厨房”的过程。70-80年代,餐饮支出占国民食品饮料支出比例(即“狭义外食化率”)迅速提升,侧面印证了餐饮服务在消费升级进程中的先导地位——年,日本家庭服务消费支出首次超过商品总和,“出门吃饭”往往是百姓钱包鼓起来后最直觉性的消费场景。然而,90年代后,随着宏观经济走弱,狭义外食化率明显下滑,且狭义外食与广义外食之间差距拉大,暗示以便利店为代表的零售渠道对餐饮服务市场的替代挤压。
影响餐食习惯(或者“渠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分工,女性作为日本传统社会的家庭管理者、从厨房走向职场。为了弥补因为石油危机而原地踏步的丈夫的收入,更多女性从原有的“全职主妇”角色中走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最终导致家庭自炊场景遇冷,内食消费持续萎缩。90年代中后期,日本双薪家庭数量正式超过仅以男性供养的家庭数量,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年后进一步拉开,女性职场参与率正式超过50%。这一变化实际上催生了外食、外卖场景“销量”维度的增长,只是,这一因窘迫而起的变化并未带来“价格”维度的提升,外食之外的市场更多被高性价比零售、中食供给填补。
而在针对传统(二人以上)家庭的讨论之外,我们不应忽视日本渐已弥漫的“独身主义”氛围,未来针对消费场景的思考愈应考虑独居人群的需求1。近20年,日本结婚登记件数不断下滑,且初婚占比不断下降;结果,年时独居便已成为占比最高的家庭形式且趋势还在延续、如今占比38%,80年代占比最高的“父母+子女”两代人构成的家庭形式占比从42%下滑至如今的25%,“三代同堂”占比从20%下滑至8%。此外,随着中老年人口基数变大,独居人群中还包括越来越多离异、分居、丧偶的老年人。
结果,自21世纪起,中食趋势扶摇而上,而内食、外食消费持续萎缩。根据内阁办公室政策司的课题报告,中食市场规模(内容包括便当、寿司、预制菜主食,以及天妇罗炸制品、冷冻食品、预制菜小吃)于年已达到10.3万亿日元(对比外食26.0万亿),较年增长27.2%(对比外食增长9.7%);千人调研显示,节约时间、丰富自炊菜品、较外食便宜中食最主要的三点吸引力,此外,独居人群相对更中意中食快捷方便、备菜方便便宜等,家庭更侧重预制菜口味更好的获取便利性优势。餐饮企业也意识到了外卖、预制菜零售等赛道的机会,并在疫情堂食受限的背景下加快了布局进度。
餐饮行业规模与格局:持续30年的存量竞争
于是,外食餐饮行业陷入了持续30年的存量竞争,规模不再增长且竞争愈发激烈。日本餐饮市场规模于年2达到峰值,此后逐年萎缩;年低点时,餐饮市场规模缩至峰值时期的约八成。此后,“安倍经济”阶段实施了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致使包括餐饮市场规模内的多维产业数据均有所恢复,年疫前的市场规模回到峰值的90%,但年疫情期间又使市场受到重创,规模下滑至峰值的63%。
市场参与者在收入端难录增长的压力下,还面临着中长期日渐严峻的人地压力,促使行业竞争加剧。餐饮行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商业模式较“重”,三大成本中人、地两项均较刚性:租金低价方面,东西两大都市圈商业用地于年止住跌势、进入增长轨道;用工成本方面,适龄劳动力稀缺不断推高企业人力开支,员工薪酬持续提升。
行业持续出清,必将带来收购兼并的活跃。“危”中攫“机”,乱世英雄在资本支持下大举并购优质资产,逆势获得了业务规模的持续突破,最终转化为规模效应的中后台竞争优势。所以我们看到,在行业β消失之后,二级市场龙头依然可以兑现α收益,这部分产业历史我们将在后文的龙头一章中进一步分析解读。
餐饮品类的周期属性:赛道内部结构性机会
餐饮品类的周期属性:顺周期–夜娱经济,逆周期–面食简餐
仅分析品类发展差异,我们观察到在存量竞争阶段,日本社会夜间酒水餐饮的萎缩、以及日间平价快餐的增长。东京地产泡沫破裂,居酒屋、料亭、酒吧夜总会等业态出现负增速,而以面食(包括荞麦面、乌冬面)为代表的低价便餐逐渐成为中流砥柱、在行业内占比逐渐提升,在90年代至今的多数年份均能取得小个位数增长。
我们寻找一个“弱景气”假设的时间观察窗口,从年至疫情爆发前的这24年间,市场总体缩小6%,实现规模增长的仅面食、堂食餐厅、寿司三种业态,市场规模分别增长33%、17%、2%,居酒屋、料亭、酒吧夜总会规模缩则减约28%。另外,单独观察年历史低点,市场整体规模缩小18%,此时仅面食类餐厅正增8%。进一步地,我们没有忽略“堂食餐厅”标签下囊括的各类型业态的佼佼者,咖啡厅品类虽然萎缩、但也孕育出了星巴克、Doutor,接下来我们从品牌维度分析这些逆势成长的“幸存者”。
我们将年年末具有代表性的餐饮品牌放在一张象限图中,纵轴代表“以1,日元客单价”切割的消费场景(上:享受型消费,下:刚性消费),横轴代表“菜单复杂度”区分的商业模式(左:“产品主义”/爆品逻辑,右:综合餐饮)。那么,日本餐饮50年发展的历史,景气由盛转衰,基本契合了“自右上、向左下”趋势。
右上象限(高客单价,产品多样):集合了上世纪70-80年代率先兴起的家庭餐厅、居酒屋等休闲正餐品类。年,第一家家庭餐厅“云雀餐厅3”于东京府中市开店,拉开了餐饮服务业爆发式发展的序幕;婴儿潮一代组成的新家庭对于餐品品质的要求尚未觉醒,愿意为家庭餐厅的聚餐环境买单。居酒屋(非酒吧概念)作为夜宵高消费业态,如今受到家庭消费能力与外卖、零售渠道冲击,属于餐饮中萎缩较为严重的细分业态,目前也正在向日间供给转型。
右下象限(低客单价,产品多样):集合了定食(类似团餐或便当盒饭)以及一些从左上象限降价转型的休闲简餐品牌(Café等)。较有代表性的是云雀集团如今的主品牌Gasto,2年作出降价转型决策后如今也已有千店规模。
左上象限(高客单价,产品主义):集合了烤肉与精品寿司两大品类,特点是高溢价、高利润,但天然缺少扩张基因。消费升级,最终落实到消费“稀缺的产品”与“稀缺的服务”,前者对应顶级和牛与应季海鲜,后者对应“寿司之神”等“匠人精神”的营销。
左下象限(低客单价,产品主义):集合了快餐、咖啡领域的众多品牌,以“牛肉饭+乌冬面+咖喱饭”对接职场客群的日常需求,门店标准化程度高、保本点低,在存量竞争中发展最好。年肯德基在大阪世博会亮相,年麦当劳首店在东京银座开业,开启了日本餐饮连锁化道路;本土餐饮龙头泉盛控股母品牌“食其家”更是本象限的代表性品牌,门店数量超越竞对一个身位,正在向3,家进发。
低价快餐赛道的繁荣:“零花钱制度”下的高频场景
本节,我们将重点分析左下“专门店——低客单”象限较为繁荣的原因;可以看出,多数“千店”规模的品牌集中在这一象限,共同特点是单价低、菜单聚焦。截至疫情前,日本门店数量最多的头部品牌中麦当劳、好麦道(HottoMotto)、食其家“三巨头”分别是西式快餐、外带便当、日式快餐,门店规模超过两千家;第4-12名体量差距不大,也多见汉堡、咖喱饭、牛肉饭、炸鸡等快餐厅,门店数量在一千左右。
我愿将此象限戏称为“上班族象限”,从用餐场景分析就能迅速理解其成功的原因:传统日本家庭以“零花钱制度”运作:丈夫外出工作所得主要由全职主妇统筹(因为主妇实际负责家庭运作中的各项成本开销),而主妇每个月给丈夫一定的“零花钱”应付白日在外的午餐、烟酒支出。日本新生银行长期追踪职员月度零用钱配额,并已成为侧面反应居民家庭消费的另类数据——年巅峰时期,日本男性职员每月零花钱曾达到7.8万日元,但年至今,这一数字已长期停留在3~4万日元,(以早年汇率0.64计)约合1,~2,元人民币;这一份额分配至22个工作日,即每天工作在外的开销定额约为1,~1,日元,即87~元人民币。
事实上,上述案例对比国民统计均值,在午餐上的消费偏高,但没有产生通勤、烟酒消费。根据新生银行统计数据,十年来,男性职员每月午餐消费分布在~日元区间,即所谓的“一枚硬币午餐”(日元硬币+10%消费税),可选的餐饮品牌多分布在左下象限的中下部。由此,从消费场景的刚性程度,低价快餐的繁荣得到了较好解释。
如此低廉的价格难以支付太重的服务,当前的快餐业态亦符合消费行为调研的结论:日本人的午餐越吃越“仓促”,也越吃越“孤独”了。年午休时间约30分钟,午餐时间进一步压缩至21分钟,若剔除中老年这一时间将更短;饭后,大家的消遣方式也偏向于独自浏览网页,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男性饭后打游戏……总之,工作日午餐往往是缺乏幸福感与体验的。正如三浦所言,70年代的家庭餐厅能享受到远比现在恭敬礼貌的服务,而现在的餐厅的人力服务减少,吧台自取、限时畅饮等形式普及正在使快餐餐饮“零售化”。供需双方在这方面相互磨合,无论从餐饮品牌对人力成本的极限控制,还是Z世代所谓供给过剩导致的“麻烦感”,都促使“轻服务”成为当前的主流。
此外,补充两组数据以更立体地描摹职工午餐特征:一则是影响午餐预算的家庭形态,新婚未育、小两口都有工作的家庭相对来说预算更加充裕,一旦考虑子女养育,专职主妇家庭占比便从3%上升至15%。二则是总量视角,需要说明的是外食餐饮实际是一种小众选择,绝大多数上班族午餐选择自带或订购便当、公司堂食等更加经济实惠的方式。
另外,在此简要解释一下象限中咖啡品类的复杂情况。如果说低廉的快餐是为了适应新宏观而新发展起来的业态,那么咖啡品类规模下行的曲线则代表产业从成熟期走向衰退。日本咖啡消费习惯培育已相当成熟,20世纪30年代东京市内已有千家咖啡馆,人均生豆消费量自年超过绿茶、年超过可乐。在仓促短暂的午餐之外,日本职场人士对咖啡需求较大,年25~39岁男性每周平均饮用10.9杯咖啡以上——需求端,消费者对于“咖啡因+糖+奶”这一组合的偏好依然在持续增长,然而,餐饮堂食咖啡消费(咖啡店)的市场规模却在逐渐收缩:一方面由于零售渠道与非消费场景对餐饮堂食需求造成挤压,便利店罐装咖啡、家庭职场的供应更具性价比;另一方面,赛道成熟后,品牌也主动降价转型,从90年代时髦昂贵的综合业态向菜单更精简的咖啡店转型。
因此,我们能看到,咖啡作为一个具备刚性且竞争激励的赛道,崛起了两个代表性品牌——品牌力强大、时尚高端的日本星巴克,以及主打极致低价、提供便捷休憩场景的本土品牌Doutor——这对理解我国咖啡赛道竞争生态位亦可提供部分参考。上市公司Doutor最显著的特点包括:1)低价,品牌自年创始时便试图以“不令人感到负担”的价格(日元)卖欧式咖啡;2)选址,布局交通枢纽小店型,迎合通勤途中的客流需求;3)“分烟”,即在餐厅部分区域设立吸烟区(对比云雀全集团旗下门店全部禁烟),部分抛弃对于优雅第三空间环境的高附加值定位,以“通勤途中的驿站”之姿拥抱普罗大众普遍、高频的刚性需求,用咖啡因与尼古丁振奋上班族疲惫的神经。
本土龙头的发展突破:成长始于停滞的时代
龙头公司各产业阶段的发展主题:扩张,盈利,突破
从日本餐饮行业发展历程中,我们能学到的重要一课是:对于权益投资,龙头发展潜力的研判不应被行业空间束缚。“民以食为天”,餐饮行业天然具备需求刚性,行业空间即使受制于消费能力与习惯转变却也没有彻底断送的风险,相对来说又缺少无法逾越的竞争壁垒(例如技术、专利等)——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危”中攫“机”,强势的市场参与者有能力以多种方式实现收入、业绩的中长期增长,最终兑现为成长价值主题的超额收益。从市场表现来看,多数企业于21世纪挂牌/重挂牌东证一板,此时行业早已进入负增长时期,但龙头市值仍能实现20年4-5倍增长。
收购兼并:Zensho、Colowide、FoodLife
本土龙一ZenshoHoldings(泉盛控股)40年栉风沐雨,手中的王牌可并不止母品牌“食其家”这一张。事实上,2年产业颓势初定之时泉盛收购Coco’s(壹番屋),才真正确立了公司在日式快餐潜力赛道的龙头地位。泉盛控股的收购历史宛如教科书般践行着管理学中的“横向收购”逻辑:
早期,公司收购以与主品牌类似的低价快餐为主,代表案件包括Coco’s(日式快餐,咖喱饭)、Nakau(日式快餐,牛肉饭)、Takarajima(休闲简餐,低价烤肉),辅以遍布全国的供应链体系及中后台子公司实现规模效应、避免竞争;
中期,公司开始横向扩展至西餐等品类,代表案件包括BigBoy(西式休闲简餐,牛排汉堡)、ElTorito(西式休闲简餐,墨西哥卷饼)、JollyPasta(西式休闲简餐,意大利餐厅),完成广泛的赛道布局,打造强大餐饮集团;
后期,公司借收购工具跨越餐饮服务业存量空间,推动集团转型,代表案件包括UnitedVeggies(零售,精品生鲜超市),Maruya(零售,超市)、Kagayaki(康养,养老院)、AdvancedFreshConcepts(餐饮服务,外卖业务)。
泉盛之外,Colowide、FoodLife同样以MA推动营收体量的增长;河童寿司之于Colowide,京樽之于FoodLife,均具备重要的战略转型意义。
内生优化:Skylark本土龙二
SkylarkHoldings(云雀控股),则代表内生发展的高峰。公司于s以食品零售起家,70s开出日本首个家庭餐厅品牌“云雀餐厅”。当前集团旗下约有26个品牌,覆盖快餐、简餐、寿司、西餐、甜品等细分品类,且覆盖了日常刚需、商务休闲、外卖零售等消费场景;截至年6月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310.html